因为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毕业证上显示的学校名称会是哲通电力大学,虽然文凭这块依然还是专科。
但说出去这就是不一样的,这确实是两个概念。
毕竟别人如果问起哪个学校毕业的,回答“滨海文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那一听就是专科,确实是这样。
而现在哲通拿下来了,回头改名哲通电力大学完成升本,别人再问他们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那就是哲通电力大学,这一听档次就上去了不止一点。
虽然文凭这块的依然是专科,但多少都是说出去都更好听一点。
至于正儿八经的哲通电力大学毕业生,那可就是下一届或者下下届的事儿了。
当然,现在滨海文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哲通电力集团旗下的了,那改造工作自然也会立马跟进,林哲不光是找了滨海当地的建筑商施工队什么的。
另外为了快速完成建设还从权河拉来了“帮手”。
两水建材集团,在完成整合之后黄元伟也是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番操作,毕竟林哲帮了他给足了底气,在不少权河当地的哲通相关项目上都是优先给两水建材集团做的。
这样下来基本上两水建材不光是在上一次的风波当中没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且还借此机会再上一层楼,现在建筑领域也是有不少的力量。
所以这次林哲安排人联系了黄元伟,让他出施工队过来,施工器械这边滨海本地调。
这样不光是帮了他黄元伟一把,也是帮了权河本地自己的老乡一把,毕竟两水建材集团施工队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地人。
现在他们直接乘坐各种交通方式过来参与施工,也算是提供就业机会和一笔资金。
这次他们两水建材集团来滨海的施工队人数大概在三百多人左右,一听是给林哲做事,黄元伟这边直接把能调动的人马等于是全动员了起来。
全部集合,黄元伟这边包了权河当地的一些大巴统一运往滨海。
另外这边各种工程车带了不少器械一共都几十辆全部赶往滨海。
别说,他这人倒是和林哲一样,属于是知恩图报的那种。
……
另外滨海文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里面,这事儿确定之后学校里算是炸开锅了。
之前在林哲和刘青莲实地考察的时候学校里就有人传出了这个风声,但是大家也没当真,毕竟搞电力的和学校教育这块好像怎么也不搭噶。
但没想到这事儿真成了,学生们也是一个个的奔走相告开心的不得了。
“卧槽,牛比,哲通电力集团真把咱学校给收购了!”
“听说是要整成哲通电力大学,这一听不得升个本科什么的啊?回头咱也算是占便宜了。”
“牛比!”
除此以外,学校里慢慢进驻的各种施工队也是开始了前期工作,虽然赶工期,但林哲还是要求了不能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所以趁着暑假即将到来抓紧施工。
这些都无疑表明,他们不光是能在学历上算是捡个漏,另外学校各类设施上也会升级一番,他们也算能享受到。
当然,唯独大三的学生不太开心。
专科和本科四年学制不一样,专科只有三年的学制,实际上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实习了,排除这个也就在校时间两年多而已。
今年刚入学的算是捡着了,他们这些快毕业的也享受不到。
其中不少人就想着开始联系导员,询问专升本的事情,看看能不能在滨海文思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升级成哲通电力大学成为本科之后考取本学校的本科文凭。
这事儿辅导员们也给不出一个回答,毕竟接下来的事儿还真不清楚。
万一人家哲通店里的大学之后不招收专升本呢?
他们自己的工作都确定不了,不知道哲通电力大学会不会完成一轮从上到下的大换血,没准等到时候正式成为哲通电力大学之后,他们这些辅导员都得失业。
自己的问题都回答不了,更别提学生的这些问题了。
……
另外一边,林哲把哲通电力大学这事儿是交给了手底下的人去做,滨海理工大学那边的校长也是主动来电。
一个地方的教育圈子就那么大,哲通电力的这个动作自然是传了过去。
老头子一听这个消息虽然有些失落,失落他们滨海理工的电力学院终究也是留不住,但还是替林哲打算出把力气。
当即直接表示了,到时候需要他联系和帮忙的尽管开口,林哲是他们滨海理工大学的优秀校友,教育行业没有竞争关系,他会替林哲搞定一些难搞的事情。
听到老头子这么说之后林哲打心底里还是比较高兴的,当然,也理解老头子的想法。
所以在电话里林哲也是秉持着有啥说啥的态度把事儿说清楚了。
滨海理工大学的电力学院那边基本上是哲通培养扶持起来的,包括现在里面任职的百分之八十教师都是哲通电力研究中心的人员。
所以在哲通电力大学正式成立之后,这一块自然得回流到哲通电力大学来。
当然,这也不是空手套白狼,让自己的母校白白替自己搭这么一个摊子,林哲不会让母校受到委屈,所以在到时候电力学院撤到哲通电力大学之后也会安排大量的援助和捐赠。
原因无他,林哲不会做对不起人的事儿,既然做了就要付出足够的成本让这事儿变成没关系。
到时候有大笔资金捐赠滨海理工大学,他们可以用这笔钱在物理学的殿堂里面支起一片天,至于电力方面的就全部回归哲通,这是林哲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