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滨海久了他们俩也不习惯。
就像是人在年轻时候最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那恐怕以后一直就会喜欢这个风格的。
林哲二十多岁的年纪热爱摇滚,那想来老了也是。
至于住的地方,生长的地方自然是最熟悉的地方,两口子在林城那么一个小县城待的久了,自然最习惯那里。
而且老林现在还在工作,待在家里是必要的。
这个点,老林刚刚下班在家替林哲喂鱼呢。
……
回到了家里,虽然疲惫但也有免不了一番爱的较量。
好生休息之后言溪这才打开了林哲的行李箱,查看起了带回来的礼物。
至于林哲则是坐在餐桌前大快朵颐。
自己出去的这段时间自然吃的都是好的,但毕竟龙国人的龙国胃,这就好这一口还真没办法。
回来自然得过过瘾。
一边吃饭的同时林哲一边也在拿着平板查看工作日志,目前疆省那边的工作是集团的重中之重。
之前林哲去过的那个小县城现在林场已经在建设当中了,另外按照集团的规划,疆省各个乡村地区已经开始有哲通的电力班组过去开始点对点的供电系统。
这一点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虽然北河现在那边也需要人手,但林哲还是把更多的人调去了疆省那边。
毕竟北河那边接收过来具备电工技术的电工不少。
但疆省那边就少的多了,毕竟那边只有城市地区具备供电功能,其他没供电的地方自然也就没有电工供电了。
所以该培养的还需要培养一批。
现在滨海理工大学里面的电力学院已经开始了上课,而且报名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了校长他们的预期。
所以最后都是挑的尖子生进去,拔尖进入到了电力学院里面开始深造。
不管怎么说,在哲通研究中心的那种大佬的抽空教导下,这些人未来绝对会成为哲通在研究方面的中流砥柱。
……
看着平板上显示的情况,林哲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虽然现在疆省那边已经派遣调集过去了几百个电力班组去均开设供电线路。
但疆省多大?那么大的一个辽阔地方这几百个电力班组,一个班组五个人过去真不够看的。
人员缺口还是很大。
借此林哲想到了以后,以后恐怕这个情况集团还会发生不少,毕竟现在海外市场方面哲通才刚刚崭露头角。
未来一下子并入一个大点的地区什么的,那恐怕人手会一直紧缺下去。
而滨海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那边的人才去到一线电力作业工作的话恐怕有点不合适。
毕竟那么多的资源倾注在他们身上,是希望他们成为至少中级,高级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
推动哲通的发展和进步的。
所以一线的电力作业工人方面还得想想办法,毕竟相比那些复杂的学识,电工技术确实是更简单一点。
他们不需要明白什么复杂的物理和数学,只需要搞懂并且熟练的电力知识就行。
要不,成立一个电力大学?专门用来接收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学习说得过去但又不是特别有天赋的那种。
当然,人品也在考虑的范围内。
未来对电工这一行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报考这个大学,然后这个大学就和当年的什么铁道技术学院一样,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哲通的一线电力作业部门,开始上班。
这样一来,这批人等于是哲通自己培养出来的“嫡系部队”了,不光技术过硬的同时,对集团的亲和力和归属感更强。
浮现这个想法之后林哲就坐不住了。
哲通电力大学?这听着就不错,理工大的电力学院那边可以招收天才,在研究领域给集团输送人才。
至于电力大学这边则是为集团输送基层一线技术人才,各有各的用处。
到时候成型之后集团的人手可就没有这么紧张了。
开个大学,反正自己也不缺钱,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想着也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