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原给林泽准备的院落紧挨着林家的府邸,此时给了尤家母女做暂居之所,小二进的院子,住三个人绰绰有余。
考虑到尤家都是女眷,林黛玉和赵陆生夫妻商议后,确定了人员配置。
两个小丫头负责尤二姐、尤三姐两位姑娘,四个婆子做日常打扫饭食,一个门房,另加两个小厮在外院待命。
赵陆生之妻,人称刘嫂子,带尤家三女进了院,先是让众人认人请安,后单独和尤老娘交代了几句府中众人情况,又唠了两句家常,看对方有了疲惫之态才留了话离开。
折腾一天,说不累不大可能,只是,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待刘嫂子没了人影,尤老娘关了门,将对方留下的蓝绸子荷包小心打开,仔细数了两遍。
九月份的月例银子,她们三个连带府中的丫鬟婆子小厮都在这儿了,二十九两二钱。
她每月和贾玫一样是十两,两个姑娘每月二两外加五两脂粉银子。
尤老娘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即便现今拮据,朝前推个几年,她也是金的银的都有几套的。
她们娘三个一个月二十四两银子,比起财大气粗的宁国府不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珍手指头缝里随便漏出来的,就远不止这二十多两,不提别的,就是她家二姐头上的簪子就抵得上几个月的月钱了。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自打老爷去了,她们三个在宁国府小住过几次,不说之前,就是后来和那儿的珍大爷熟悉了,她们三个哪儿有过这般妥贴的安排。
宁国府上下怎么看她们的,尤老娘不是傻子怎会不知,什么簪子吃食,一时的东西得不了长远,不过是当自己盲人聋人,图得一时快活便快活一时了。
不如此她还能如何?
宁国府的当家老爷,贾家的族长,这样的大人物对人起了心思,她们孤儿寡妇的,用什么护用什么保?
就是将女儿们都嫁出去,以贾珍的权势,一般人家谁又真能扛得住。难不成她就该带着两个女儿把自己吊死?
既舍不得吊死,就得想些别的法子,没有法子可想,就要想开些。
不过……
尤老娘将荷包系紧。
现今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把她们带出宁国府,正大光明地把她们当自己人安置,贾玫这样大的动作,明显是真上了心了。
存了什么心都好,总归是个女人,还是贾家的姑奶奶。避开了贾珍,又加上和贾玫这一层关系,还愁将来两个女儿没有好去处?
二姐那儿麻烦些,三姐清清白白的姑娘,当正经林家表姑娘养两年,难不成前途还差了?
。
“加上那边,咱们府里每月要从账上支三百两银子,太太以前给过三千两,除去买宅子仆人,账上还有不足一千两。”
刘嫂子安排好尤家母女,和赵陆生对过账后,拿着账本进了林黛玉院子。
贾玫不管事,府里大小一应事务都由林黛玉做主。
说来麻烦也不难,林家人口简单,能称得上主子的不过就四个人,贾玫、林让、林诤都是没要求的,下人们更是好说。
林家现有的下人分两拨,一是从姑苏林家带来的,二是赵陆生到京城后把当地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