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一路游山玩水,依旧是舟车劳顿,贾玫进京第一日见了贾家人后,没有紧接着安排剩余人家的拜访,而是闭门谢客休息了几天,待家中上下彻底休整过来才计划下一步。
王家、史家是必须要去的,至于贾家所属的四王八公一派,离她这个新丧夫的寡妇着实有些远,上赶着拜访落不到什么好,干脆当没有什么关系,将来有了明确的联系再打交道不迟。
除此之外还有林如海的同门故交。
人去了关系还在,若是只剩贾玫、林黛玉两个孤儿寡母的,以前的人脉丢也就丢了,总不能等黛玉几年后成人成亲扶持女婿。
只她们两个,那些人能起的作用不过就是她们被人逼到死路,出来说句公道话。
不过,有儿子就不一样了,尤其还是个会读书将来要走科举之路的儿子。
林诤可是林如海认证过得读书的好苗子,他年方十岁已经让贾政赞不绝口,这样的人才可不能浪费在贾家家塾。
来京之前贾玫和赵平一起研究过几次,林如海祖籍姑苏,读书也都在江南一带,就是同门关系近的也大多在外放,京城只有两家能仰仗的,一是现任礼部侍郎的周道,一是翰林院侍读孙敬平。
周道为人圆滑些,孙敬平则偏古板较真,从二人官职也能看出,一个身为实权高官,一个只能算得上某些领域能说上话的清流。有出身姻亲的缘由,和性格为人处世更是相关。
这二人和林如海关系亲厚,多年不见依旧时常通信,便是如今人不在了,看在以往的交情上一般的小忙应该不会拒绝。
机会不能浪费,林诤年纪尚幼,贾玫和林黛玉两个人有贾家的看护,远不用周道这样的官员做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开口一次当然要用在关键时刻。
于是,贾玫没做多余的事情,只是让林黛玉备了符合身份的礼数,让林诤以故交小辈的身份登门,互相认了认人,以后按时送着节礼,有来有往不会过分生疏就是了。
至于孙敬平,这个人官职比不上周道,用处可是大了去了。
林如海的人脉关系再厉害,人没了就是没了,用一次少一次,哪里比得上还在世的人亲手经营出来的可靠。
孙敬平注重学业,早早为两个儿子请了先生,得了空还亲自教授,不提孙敬平本人的水平,就只论那先生,能被曾经的状元认可,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一传十,十传百,和孙敬平交好的人家陆续送了自家孩子过去,慢慢儿成了正儿八经的家塾。
孙家家塾和贾家不同,进去的孩子可没有混日子的,正适合林诤。
什么交情能比得过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还是同窗,既有助于学业又能快速结识同辈,简直一举两得。
贾玫本想备下重礼,登门套套近乎再提出来拜师,没想去了史家一趟找了个更合适的法子。
史家一门两侯,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保龄侯爵位是史家祖上传下来的,忠靖侯的爵位是后来新封的,非战时异性爵位不好得,还是忠靖二字,可想而知这爵位含金量之高,至少远胜保龄侯。
说到史家,不知是不是贾玫的错觉,贾家老太太出身史家,可自从先史公离世后史贾两家往来并不频繁,虽说史鼐史鼎是贾母的亲侄子,可这两家除了必要的交集很少主动来往。
这么说也不大准确,更确切一点说,史家除了先头袭爵的,去了的史家老大留下的姑娘,其他人似乎都在刻意疏远贾家。
那个叫湘云的丫头也是奇怪,一大家子都不来往,她这个做侄孙女的倒是时常去那边跑。
史家、贾家之间的关系贾玫暂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史鼎的妻子,忠靖侯夫人郑氏。
当初史公嫡长子袭爵,长子又是将来的侯爷,姻亲找的自然是门当户对,下面两个儿子则相对差了一些,作为三子的史鼎定下了翰林院编修长女大郑氏。
大郑氏有个嫡亲的妹子,嫁的不是旁人,正是林如海故交,如今的门庭若市的孙家。
这不,关系突然又多一层。
史贾两家有嫌隙,关她们清流林家什么事,她们这边孤儿寡母,要名声有名声要银子有银子,要闲事半点没有,这样的人家还有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不朝近处拉才怪。
于是,在得知林如海和孙敬平有旧,贾玫还有把林诤送去孙家读书的意思,大郑氏自告奋勇自己牵线。
搭上大郑氏的面子正合贾玫意,有人主动做中间人比她直接上门强多了。一件事欠两家人情,想想还真是合算。
初来乍到如何快速建立起关系?受人恩惠比施人恩惠有效多了,人嘛,总是下意识对自己帮助过的人有好感。
绕了一大圈,林诤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以后他能学到什么程度,交到什么朋友,贾玫不会再掺和也掺和不了,接下来就是林让了。
对十七岁的林让,当下有两件最为紧要的事情,前途和亲事。
亲事不着急,先定前途,一来林让和贾玫多少还有些陌生,太早成家对方更不好把控,二来依她们现在的情况,说到底林让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成家?还不如先把前途定下来。
不同林诤有天赋,林让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而且年纪大了,没有多少耐心从头开始,比起科举一途不如另辟蹊径。
从文从武,文不行武来凑。
怎么凑?用银子凑。
贾家修建省亲别墅,贾玫提前准备的五万两正是要用到这上头。
五万两买一个寻常的武职绰绰有余,甚至按赵平口中的行情,有门路也就大几千两的事。
不过贾玫可不需要面上光的官职,级别可以不高,但一定要能升上去,五万两,不仅是打点得官的银子,更是确保仕途几年内顺畅的银子。
从文要靠别人,从武贾家几位老爷都有门路。
五万两和贾珍无关,要就得从贾赦或者贾政入手。
贾赦那边不用说,承袭了贾家的一等将军爵位,人脉关系都在。
贾政那边,贾政和武将不沾边,可碍不住人家有个好舅子,王子腾可是个大靠山。
贾赦和贾政,贾家和王家,这二者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让哥儿的事,我若是能办定义不容辞,只是,”听到贾玫的来意,贾政略感为难。
寻个官职不难,当初只凭林如海一封举荐信他都能让贾雨村任职,别提林让一个没什么要求的毛头小子了。
只是贾玫提出的时机不对。
家中正是银钱要紧的时候,这时候收了银子为林让谋了官职,说出去不像回事,他为亲戚谋事难道只为贪图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