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初一上学期决定的事,但转学的根本原因不是追求者太多。
“妈妈担心我吃亏,加上我很小就被订了亲,怕影响不好,所以才跟外公……提议,把我送去国外读书。刚好,那户人家也需要一个镀金镀洋的儿媳妇,就去了。”
她语言组织含糊,语焉不详。韩敕却心领神会。
卫家曾经是个大家,无数小家庭的凝聚力,几百年来时兴远亲联姻,传说中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这种环境下,近亲的耳濡目染,也会觉得只要不生育就没关系,反正离婚重组的卫家人也很多,总能遇上没有血缘关系不在一个户口本的兄弟姊妹。
同辈孩子太多,族谱一扫少说上百个,卫娇电在其中辈分年纪都不上不下。
比较敏感的一点是,她是私生女,没人知道她的生物父亲是谁,恐怕连她的亲生母亲都不知道。
她在卫家出生,随卫家姓,就这样在卫家长大,被卫家订下一个未婚夫,对方也姓卫。
这里头又大有说法,按理说,联姻只针对那些想要进入管理层的继承人,秉着公平原则,资源就这么多,你想多拿一些,相对应的也要多付出一些。
除了那几个从小被培养的嫡亲子孙,大部分卫家子女会在到了年纪才选择要不要进入家中产业链,成为父母职位的接班人,接受家里安排,以卫家为重心献出婚姻。
但卫娇电从小就不是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毕竟她的母亲也只是家里的闲人,没法做到像其他表亲那样有班可接。
尽管如此,她的婚姻还是和家庭利益高度绑定着,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于是她二十出头嫁给了他,看上去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韩敕下楼前应该是在书房工作,电脑主机还亮着微光。
他这段时间忙得很,尤其在卫娇电醒来后,源源不断的问候……
关于遗产的事情。
卫家的,韩家的,相干的不相干的,想趁着风头分一杯羹的商业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卫娇电的陪嫁相当可观。
一座矿床。
虽然,现在都不知道这所谓的矿床在哪里,但没关系,有遗产保护司的担保,迟早会浮出水面的。
更何况,在两位新人传出即将喜结连理的好消息时,卫家正处于债务激增、现金流恶化的失控期。
韩敕先后低价接手了卫家手里所有的单项目投资超200亿元的文旅地产,和几十家海内外酒店资产,让卫家商管平台重构,延长债务期限,高息置换,签下对赌协议,收缩战线又苟活了一段时间。
韩敕总不至于拿几百个亿出来打水漂,因而这座矿床在外人眼中必须是板上钉钉存在的。
卫家带来了矿床,韩家负责开发和生产,简直一段商业联姻佳话。
但实际韩敕也不知道矿床在哪里。
他回到黄花梨桌后,看着年轻不问世事的妻子,在书柜前蹲了下来。
卫娇电头发很长,乌黑浓密,披散在肩背,几乎罩了她整个后背,尤其她蹲下来后,瘦削的肩头前就是骨感重的膝盖,更衬得她身躯单薄,身量瘦小。
时至今日,她好像都没什么烦恼的样子,好像真的逻辑自洽,烦恼都给了他们这些‘大人’,她只需要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好,外头的风风雨雨与她无关。
卫娇电已经不太记得小学和初中时期的心境,也许压根就没往心里记,抑或是填进来一点儿,就必定会失去一些。
她拉开面前的抽屉,最上面是一本《思想品德上册》教科书。
相当大一本,把下面偏小的书都挡得严严实实。
为什么会把最大本的书放在最上头?难道是有什么秘密?卫娇电想也没想就把这本《思想品德上册》拿了出来。
结果是真有秘密。
不过秘密不是这本思想品德,而是被压在《思想品德上册》下方的《下册》。
被红绳龟甲缚的下册。
……
卫娇电惊讶地拿了起来,底下还有一捆绳子。
一捆麻绳,是烧过毛边儿,上了蜡的,摸着不剌人,很……亲肤。想也知道这本来是什么作用,眼下教科书就是明晃晃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