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老赵猛地抬起头,“可,可我不会当官啊...”
“额...”
泥马!这世界上,真还有不会当官的人?
老赵说他不会当官,但并不代表他心里...不想当官!
以前。
他是因为严重自卑,是因为深度怀疑他自己的能力和威望,不足以支撑起他自个儿梦想。
所以。
老赵他不敢去奢望而已...
就像很多生产队里,那些穷到了极致的社员,谁要问他有什么梦想?
他肯定只能很木讷的摇摇头:“俺,俺只需吃顿饱饭,放开肚皮的吃顿肉...”
穷到极致了的人,心思就只会停留在吃饱穿暖这种层次上...哪有啥梦想?
老赵以前,是不敢想。
但这次他在安置受灾群众的工作当中,表现极度突出的先进生产队干部。
上级部门为了对他进行嘉奖,所以才破例把他提拔成“官庄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任命书都已经下达了,在老赵的手提包里揣着哩!
封启山软硬皆施、左右开弓,连骗带哄地好好开导了老赵一番。
这下子....把可把老赵的心思给弄活泛了:
说实话,他哪有不想当公社主任的?
从一位大队干部,要想进入公社里面、去担当领导职务...这是基层干部晋升道路上,一条很大很大的坎。
而一旦迈过了这个坎之后。
他才有机会,追求再“进步进步”...这就相当于是敲门砖、是仕途的起步。
公社主任属于脱产干部,含金量还可以。
那是正儿八经的公家在编干部,档案不像普通职工那样归劳动局,而是归人事局。
不仅有公家财政拨发的工资,而且以后退休了,还有退休金。
哪怕嗝屁蹬腿了。
那也有一笔非常可观的丧葬费、家属抚恤金啥的。
生老病死,全由大老板一包到底。
而一旦当上了真正的干部了,人的精神面貌都会不一样:
出门的时候,他完全有资格挺直腰板、脖子后仰,以25°角望天。
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公家人”...哼,知道我家老板是谁不?
跟我比靠山?
哼!!
牛哇!!
那也没办法...谁让人家完全有那个本钱、有底气这么牛呢?
在这一点上。
可比大队干部要强多了...大队干部只是属于‘半脱产’,并没有正式编制。
算不上真正的公家人。
而且大队干部他那个“干部”身份,也存疑...只能在村里面,说自个儿是干部而已。
一旦到了乡上、到了县里...谁认他是哪根葱?
而且。
大队干部平时工资,只不过是从村集体账上发出来的钱。
不硬气不说。
并且工资低的,都养不活他自个儿。
还得靠回到他自家所属的生产队出工,挣点工分补贴,才能养家糊口...不过,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
人家大队干部,凭什么和普通群众混在一起...不要面子的吗?
大队干部倒是很少会出工去干活,只是他们的的家属,就必须得干活挣工分...这倒是真的。
要不然,一家子的日子可就过得有点艰难了...
而当上公社的副主任。
那才是正儿八经有编制的,大致相当于副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