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第469~470章 石家村成国际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470章 石家村成国际庄(3 / 6)

听了叶小川的建议,老秦不由稍稍沉吟了片刻...

老秦虽然不懂做买卖。

但他也知道,修建那么大一座宾馆,耗时恐怕有点长。

属于重资产类型的长线投资。

而由于手头的经费有点拮据、急需找到突破口的老秦,所以才问叶小川,有没有什么见效快的项目?

“有。”

叶小川回道,“我的建议是:成立一家饮料厂,专门生产杏仁露、核桃奶。”

老秦不语,静静等着叶小川自己去完善这个设想。

“这个投资小,见效呢...也确实快。”

叶小川开口道,“其实生产饮料这种快消品,成本并不高,利润也空间很大。

但为什么很多企业,结果都没能做大做强呢?那时因为它没能有效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2个制约因素。

一个是辐射范围受限。

二是无法有效控制运输成本、无法提升配送的时效性。

产品辐射范围越大,销量就越好。

当一座饮料厂的产品,辐射范围很窄,仅仅局限于在一个市、或者是这个市的周边的话,那它注定就做不大。”

“那就只能当一个区域小品牌,是走不出本地的。”

“而要想扩大辐射范围,要想把自家的饮料做大做强?

这就不得不提到,很多生产饮料的企业,他们本身不具备那么强大的运输能力...这个瓶颈问题了。

企业的自身运输能力跟不上,势必就会造成那些下好了订单的客户,经常误事儿。

要是连续来上这么两回,谁还爱卖你的产品?

连送货时间、送货数量都没法确定...这生意,真没法做!

而这些饮品厂,要想去协调有关部门帮忙调度火车皮、调度货车的话...整个过程,势必非常的耗时耗力。”

叶小川说的这东西,老秦有那么一点点理解:

要想调动火车皮,帮某个厂子拉饮料?

说实话。

车皮紧张的超乎想象,光跑那些手续,就能让人跑断腿!

求人办事的过程中,贴上去的笑脸和烟酒,那更没法计数...面对的全是些公家单位,办事难啊!

久而久之。

搞的这些生产饮料的企业,也就没什么心思往外扩展业务范围了...

光是协调有关部门调集运力,这工作,实在是太累了...心累!

这种东西。

搁在后世的人眼中去看的话,就会觉得那些人的思想,未免也太僵化了吧?

哎...僵化?

条条框框那么多,哪个部门给你搬出点规定来,都能把人给折磨的欲死欲仙...

时间长了。

人身上渐渐也就没那股锐气了...混着吧,爱咋咋!

因此。

别的街道办、或者是别的什么村集体要想办个饮料厂,他们肯定会遇到、刚才叶小川所说的种种困难。

所以这就形成了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小牌子饮料产品。

但外人听都没听说过!

打开一喝吧,嗯,味道还不错,可这么好的产品,为啥它就走不出去呢?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流通渠道不顺畅,也就相当于人体血管里的血液,流动的不够顺滑。

尤其是等到80年代初期。

各个地方大把大把的集体企业效益不好,濒临倒闭。

到了那时,地方保护主义就会盛行一时...

毫不夸张的说:邻近的AB两个县,A的产品,它偏偏就进不了B县的地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