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不同的地域,它的资费标准是不一样的。
而气就气在:陕北俞林地区属陕州,与宁夏、晋、内蒙接壤。
有些时候。
明明隔着河道就能看见邻近的村子、县市。
可真要打电话过去?
那就算是国内长途了...这怪异现象可让那些好多过路的乘客们,真还有点受不了!
也理解不了:
——它大大的,站在河道这边吼一声,就能吼见河对岸的乡亲们。
可它大大的!
想打个电话过去好好报个平安、或者是向自己本单位的领导汇报一下,这次出差自己到底走到哪了吧?
通话费要是少了一块钱...真还拿不下来!
隔着一条黄河,就成了国内长途。
往延咹那边打个电话吧,成了省内长途电话...
而要是往距离远一点的安边、靖边、定边...这个所谓的“三边地区”打电话。
却又属于“市内电话”...明明距离更远,收费却更低?
这都什么事儿嘛!
不过呢,这些东西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顾客不懂音乐..
只因为这个时期的人,见识比较少。
像这种他明明自个儿错了,却又非常非常犟的人...特别特别的多!
尤其是在陕北地区。
基本上都是一些倔拐拐,驴脾气...很多时候,真还讲不通道理的!
其实在三十里铺饭店这里,一共有两部公用电话,其中一部在饭店开票台那里。
由白珍珍姑娘负责打理。
而原本这座“县供销社三十里铺综合门市”,是没有电话的。
只是沐娜看见饭店里那部,刚开始,主要是用来接听官庄公社那些公家单位聚餐、点餐的电话机。
后来。
被临时充当起‘公用电话’的角色之后,收益...居然出奇的好!
不过,这也不奇怪:
只因住在三十里铺招待所,还有就是来饭店里用餐的、那些货车驾驶员,押运员。
他们长时间的漂泊在外。
时不时的,这些驾驶员也需要打电话给家里报个平安。
与此同时。
还有一些驾驶员需要打电话回单位。
以便向单位的调度室,汇报一下自己的车开到哪了、大致啥时候能回到单位?
好让调度室,酌情安排下一趟货运任务。
而天天来来往往。
不管是去招待所住宿,还是来饭店简单吃个饭的、这些货车驾驶员。
每天何止2、300位?
但凡其中有1/10的驾驶员,有打电话的需求。
那么三十里铺饭店的公用电话,它的生意...就差不了!
打一个电话,少的3、5毛钱。
要是驾驶员向单位汇报情况,有些时候遇到事情比较复杂,比较紧急的时候。
那他最少,也得打10几分钟的国内长途!
结果这笔通话费,那可就不便宜了...
不过。
人家是由公家单位报销的,电话费高一些就高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