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
由于后来形势变了:小娟的母亲,受不了时常被别人在她脖子上挂一双鞋。
结果选择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和小娟一家人不辞而别。
听说好像小娟的母亲爬运煤车、扒火车,一路仓皇南下。
好像最终逃到了西京城。
而小娟那位、同样被被打倒在地的教师老爹。
他在老家,苦苦寻找了自家爱人几年未果之后,后来得到了一点消息的他。
最终也跑到西京城去、准备把他的爱人找回来...
没成想!
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到西京城的小娟父亲,被一帮子骁将,直接给打的个半死!
自知不久于人世的他。
拖着受了严重内伤的残躯,坐上从西京城开往东胜的长途班车。
结果等到那辆班车,行驶到三十里铺地界的时候...小娟父亲,终于扛不住五脏六腑里的严重内伤。
结果,就死在了三十里铺饭店广场...
至于后来。
由叶小川和王硕帮忙,合力把小娟的父亲安葬,同时又把小娟一家子,统统给安顿在三十里铺饭店里栖身。
这个时候。
叶小川就渐渐发现:小娟这个姑娘在非常懂事,非常能察言观色的同时。
她的身上,还沾染着很多不良社会气息。
甚至,有些东西...还挺邪门!
感觉有点像...哎,说古代那种风尘女子身上的气息吧,人家小娟才15岁。
用那种东西去形容她,似乎确实有点不合适...
但要说小娟有多单纯、多纯洁吧?
这玩意儿...和她真还不太挨得上边!
反正,小娟姑娘和生产队里的、其他那种半大女子,身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
小娟发育的比同龄姑娘,要快很多,懂的东西也比村里的这些姑娘多的多。
而且小娟断文识字,她此时的文化知识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与村里的那些姑娘、后生相比,小娟和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
——这是因为小娟本身,就在她父亲那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
又有三十里铺饭店里的那帮子知青,包括冉婷冉苗姐妹、张海丽,老闵等等。
都在抽时间出来教她。
如今的三十里铺村办小学,其实根本已经容纳不下小娟了...她的文化水平,至少已经达到了初二级别!
而之所以这么久了,也没把小娟送到官庄中学去上学?
而是让她跟一帮子小学生,混在一块儿。
一方面。
是因为小娟离三十里铺饭店远了的话,她中午就没法去给客人唱歌,没法赚钱。
若是没了小娟这只百灵鸟、这根台柱子。
光靠小娟的外爷,和小娟妹妹弟弟他们唱陕北小曲儿、拉内蒙三弦?
只怕他们连自个儿都养不活。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一点:
这就是叶小川对小娟的人品,还带有一丝怀疑,根本就不放心、不敢把小娟放出去...
把小娟牢牢捆绑在村办小学。
让她早上来大队部,负责把大喇叭的扩音器打开,然后唱首歌。
忙完了这个。
小娟就会去村办小学里上学,赶到了中午的时候,她就会回到三十里铺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