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老同志,我看你们似乎不太爱喝茶?嘿嘿...”工业局老李笑问。
胆气已经壮了起来的老赵笑道,“爱喝,咱这边到了冬天,满山坡见不到一根绿叶菜。
不喝点茶,可咋整?
要是不喝茶的话,只怕嘴唇都得裂开,眼屎巴拉的睁不开...”
“啊?原来你也爱喝茶,可你...这么个喝法...啧啧啧,嘿嘿。”
老李既诧异又肉疼,“牛饮水么...嘿嘿嘿,厉害厉害。”
陕北人、蒙人都爱喝茶。
主要是这边长期缺乏绿叶菜,他们可以通过喝茶来解腻,同时也能补充人体急需的维生素。
只不过这边喝茶,人家是用茶壶抓一把茶叶进去,接着整上两勺盐。
随后将就水壶放在桌上,谁喝谁倒。
这种最廉价、质量最低劣的砖茶,味重而且还咸。
再加上用来煮茶的水,又是苦碱水...那滋味!
相比起用80°软水沏出来的‘龙井茶’,纯粹就是两种味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味。
“好茶!”
单主任缓缓睁开眼,由衷的赞叹一句,“以前我也有幸品尝到过真正的龙井,但似乎...并没有这么甘醇。”
“老同志啊,你这茶是打哪搞来的?”单主任很好奇的问。
老支书刚想实话实说:这茶,是叶小川那小子从浙江那边搞回来的,死贵死贵不说,味儿还太淡,咱喝不惯。
话到嘴边。
老支书忽地想起冉苗冉婷两姐妹,先前叮嘱自个儿的话:叔,您以后得端着点,千万千万不要能露底...
于是...
老支书嘿嘿一笑,“我...忘咧!嘶...好像是,唉!瞧我这记性,我也记不清是谁送的哩...各位领导只管喝吧,我家里还有一大堆哩。”
“哦。”
单主任漫不经心的‘哦’了一声,便不再做声。
桌子上的众人却在想:
好家伙!
这玩意儿,听说只有从某个铁定村子里的老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才能叫龙井。
人家论“钱”,几钱几钱。
实力雄厚一点的论“两”...比如二两茶,三两茶。
恐怕只有那些顶级大佬,才敢论斤。
而眼前这个不起眼的灰老汉...他究竟是啥家庭?
好家伙!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陕北老汉,直接给你论“堆”...这是啥实力?
只是人家老黄同志不说,那也没办法...
反正知道眼前这位憨憨的老汉,水深的很就行!
众人落座没一会儿功夫。
饭店大堂负责人白珍珍。
便领着一帮子女服务员如蝴蝶穿花似的,端着造型大的吓人的圆盘,开始轮番给客人上菜。
这次上的菜。
和以前一样:开局是一大盘子、比搪瓷洗脸盆还要大的拼盘。
名叫‘大丰收’。
紧接着,什么“埋头苦干”。
“越来越好”、“多快好省”四道菜上齐。
在客人当中。
也就只有负责农业口的杨局,他以前是吃过这些菜的。
而其他的客人,则是大黄花闺女上花轿...头一回。
这次在三十里铺饭店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