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负责观察天象,选择吉日良时。
尚宝司负责安置设备,掌管符牌、印章。
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负责典礼上的文艺演出。
高阳雅君的登基大典和其他华夏君王有一些不同,她是在在王宫大殿举行的。
在登基大典前,朝廷的机构已经布置好了现场,在大殿中安置了宝座、云盘、云盖,殿外朱红色的台阶上还要设表案。
而华夏国临时设立了一个成立的一个部门:教坊司则在台阶上摆好了乐队,为皇帝奏乐。
礼部还在王宫门外设了宣读案和云盖,午门外安排好了龙辇。
到了真正要登基的时候了,高阳雅君先派遣了礼部的官员祭告天地宗庙。高阳雅君身穿着孝服,在先王和神灵的牌位前祷告。
到了吉时,钟鼓齐鸣,高阳雅君穿上衮冕服,登上王宫大门开始祷告。
高阳雅君头戴的冕冠,皇帝的冕冠不同于王的冕冠,皇帝的冕冠有十二旒玉藻,长度及肩。
玉藻是什么呢?玉藻指的是用五彩丝条作为垂绳,每条垂绳要贯串玉珠。高阳雅君身穿着玄色的衮服,衮服也不同于王的,皇帝的衮服上面要刺绣十二种图案,有日、月、星、龙、山、火等,高阳雅君身穿的这件衮服袖长两米五,衣长一米五。
高阳雅君除了内外衣,还有蔽膝、裳、大带等配件。可以说这一套传统的帝王礼服是极为繁琐的,当然这也显示出了高阳雅君贵为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接下来高阳雅君要开始祷告了,在高阳雅君祷告时,朝廷的官员们都身着礼服,由礼部指派的官员引导,走过门进入王宫、也可以说是临时的皇宫。
百官门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然后,他们分成文武两列,文官身体微鞠站在御道东边,而武官也身体微鞠的站在御道西边,安安静静等待着高阳雅君祷告完毕。
等高阳雅君结束祷告后,她慢慢的走进大殿就座。这时候文武百官才能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进入。
锦衣卫门开始鸣鞭,待将军卷帘后,礼部的官员门高唱行礼,朝廷的官员们便开始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百官行完礼后,他们来到王宫大门门外,等华夏学士院的官员在诏书上盖上大印。
然后,礼部的官员要向高阳雅君奏请颁诏,得到高阳雅君的允许后,华夏学士院的官员将高阳雅君的诏书给礼部的官员。
礼部官员捧着高阳雅君的诏书一路经过王宫门口、侧门,最后到达午门,然后把诏书放入礼部早已准备好的云舆内,然后由云盖导引,送到王宫门口,开始宣读高阳雅君的诏书。等他们把高阳雅君的诏书读完后,高阳雅君的登基大典宣告结束了。
高阳雅君坐在新做好的宝座龙椅上看着朝廷的文武百官还有各个国家派来观礼的使者,心中万分感叹。
“这就是孤...朕的国家啊!朕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把华夏文化传递到整个已知世界!”
高阳雅君看着朝廷众人缓缓开口说道:
“众爱卿!朕的第一个大朝会现在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