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扩散了,米宫才知道全面准备,要是棕熊市当初有这么完善的准备就好了。
天色稍晚,朱一鸣主动收工。
不是不想继续联系,而是天色一暗蚊虫就多,不想喂蚊子就得老老实实回车上。
“咱们还得再回去一趟。”吃晚饭的时候,朱一鸣说。
欧扬皱眉:“回去干什么?”
“我觉得应该搞几部单兵电台。”朱一鸣说,“再遇上今天这种事,可以直接联系,省得提心吊胆。”
说着看了江雨薇一眼。
江雨薇没说话,默默地吃饭。
欧扬想了想问:“通讯距离够么?”
“应该没问题。”朱一鸣说,“这不是有背负台么?”
单兵电台的通讯距离不远,近的一公里左右,远的也就五六公里,覆盖范围有限,
背负台不一样,这玩意是远距离通讯设备,百八十公里跟玩一样,如果有合适的天线,上千公里都不是问题。
从营地到白枫镇,直线距离撑死不到十公里,有什么不行的?
欧扬点点头:“那行,我不懂这个,听你的。”
次日一早,两个人再度返回白枫镇。
这一回一切顺利,没再遭遇意外。
可朱一鸣搞回来的单兵电台,却大大出乎欧扬的预料。
他以为这东西就跟电影上似的,跟耳机没什么区别,往耳朵上一扣就能用。
之前遭遇袭击的时候,米国大兵给他的就是这一种。
“那个其实就是个头盔对讲终端。”朱一鸣他晃了晃手里的单兵电台,“这个才是单兵电台!”
他简单讲解一遍,欧扬总算搞懂了。
顾名思义,头盔对讲终端,就是集成在头盔上的无线通讯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通讯距离十分有限。
而单兵电台就复杂多了,更像是对讲机或者大哥大的plus版,主机像块砖头,天线差不多有三十公分长。
单兵电台是班组通讯的核心,所有通讯终端都得依靠单兵电台工作,是单兵电台的分支和触角。
拿到设备之后,朱一鸣对欧扬和江雨薇进行了一次培训,教他们俩怎么使用电台,
也不需要多复杂,记住几个空白频率,确保离开后还能和营地保持联系就行了。
而且朱一鸣再三强调,不懂的功能不要乱试,保持现在的状态就好。
说实话,他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因为他虽然接触过电台,却没接触过米军的设备。
这玩意不止能通话,还能定位、传输数据、加密通讯什么的。
朱一鸣非常担心,背负台和单兵电台之间是不是同一套加密协议,万一不是,他可不知道怎么解决。
好在他担心的情况没发生。
几天后,一场小雨悄然而至,细细的雨丝飘了一天一夜。
次日上午,天放晴了,可时间已经来到九月末,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随着这场雨的到来下降不少,早晚必须穿上外套保暖。
欧扬每一天都早出晚归,先把四周转了个通透,哪个方向有山,哪个方向有河,全都摸得一清二楚。
然后又开辟了一条从营地直通白枫镇的小路。
但他没再返回镇上,而是悄悄藏镇外,观察镇子里的情况。
最开始,并没有什么发现,那些突然出现在镇上的家伙,似乎只是偶然抵达。
然而没过几天,更多来自疫区的老米出现在镇子里,他们拉帮结伙,很快就把仓库里的物资搬了个精光。
虽然欧扬拿走的物资足够三个人消耗,却还是心疼得不得了。
所有出现在镇上的老米,都是打着离开疫区的如意算盘,没想着返回疫区。
其中一些人离开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也有一些人灰头土脸地回到镇子里。
一部分就在镇子里住下,一分部返回疫区,就这样不断循环,留在镇上的老米越来越多,发病陷入幻境,惹出各种麻烦的老米同样越来越多。
整个小镇乌烟瘴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