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探花> 第 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 章(2 / 2)

姬寅礼走下鎏金銮舆銮,却并未如大典时那般携新君同往,反倒低语嘱咐侍从,将圣驾上熟睡的新君仔细抬回寝殿。

转身缓步走向群臣时,他边抬手虚扶,边随和笑道:“今夜阖宫同乐,公卿们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明明是平缓的语调,可语气里的疏朗与包容却是真实不虚,听在满场诸公耳中,竟让他们有种来者颇具胸襟之感。

大抵因是夜宴,今夜他穿着较为随性,朱红常服配通犀环玉带,行走间步履雍容,既有身为统帅的疏放,又不失皇家贵胄的矜贵。

明知此人杀伐成性,可此刻听其声、观其面,一时间竟也让人难生恶感,亦很难将其与其所为联系起来。

姬寅礼并未直接走向主座,反而先朝向左列上首位置,几步过去,感慨而熟稔笑说,“林大人,你我许久未见了。”

内阁大学士林同炳惊见是朝他过来,惊异之余忙又赶紧见礼,却被来人温和有力的托起。

“林大人怎也如此多礼?” 姬寅礼不赞同的轻责,看着对方沧桑的面容,一时间百感交集,“上次见时,你尚英姿勃发,而今再见,你却已华发丛生。”

纵对其有再多芥蒂,这一刻的林同炳也被此话牵动了几分伤怀。恍惚忆起往昔,犹似昨日。

“是啊,不知不觉,十载光阴已过。臣等都老了,殿下也长大了。”

姬寅礼握住对方的手,声音温煦,“可在寅礼心里,林大人却亦如往昔,清正,磊落。犹记我当年离京之时,多少人避之不及,唯有周老首辅与林大人两位不顾人言特来相送。临别相送之恩,此生难忘。”

林同炳不由忆起了十年前的那个寒夜,天子骄子一朝跌落神坛,满身狼狈的被连夜驱赶出皇城。他犹记得当年那双狼崽子一般的凶恶目光,冒着荧荧绿光,似要灼灭天地万物,淬着恨毒的杀机。

每每想起那双眸子,他都只觉惊怵非常。就算是如今,哪怕面前之人雍容华骨,哪怕那双眸子如今真诚含笑,在直面时他依旧会心中莫名发紧。

大概刚才提及了周老大人,姬寅礼就关切的问了其近况。

林同炳定了神,斟酌片刻,选择性回了句:“周首辅哀毁伤身过度,需静养。”

姬寅礼叹口气,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几多怅然。

“林大人再去周府探望时,千万多加开解,让老首辅切莫动气,好生静养。告诉他,国朝离不开柱国基石。”拍拍他的手,温热的掌心传递着温度,“林大人也需多保重身体,国朝离不开柱国基石,但同样也离不开社稷肱骨。”

良言一句三冬暖。面前之人,温语煦言,随和宽宥,他的殷殷嘱咐推诚不饰,他的体恤垂念正心诚意。

林同炳自诩心如坚石,可这一刻的内心也到底生出几分动容。片刻的恍惚间都似忘了,在皇都大开杀戒的那个他,将朝臣近乎逼近死绝胡同的那个他。

姬寅礼最后拍拍林同炳的手,方缓步走向主座,面向满朝公卿双手下压示意。

“都坐,今夜与诸公共聚此间,是为庆贺,是以不必顾忌诸多虚礼。”他说话语调平缓,稍慢,低哑,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落座后,环顾满朝公卿,又笑说,“本王初回京城,诸事生疏,还需仰仗诸公坐镇,让百废待兴的国朝重拾章法。”

满朝公卿皆躬身道不敢,言道愿为国朝鞠躬尽瘁。

姬寅礼掌心下压,再次温言让诸公快都落座。

示意侍从端来美酒,他端过后朝诸公遥遥举杯。

“今日设宴,一为庆贺新君登极,二为犒赏诸公辛劳。再有其三,就是与诸君共叙情谊,愿此后岁月,得诸君共勉,共襄盛世!”

林同炳带领满朝公卿起身举杯。

“愿与千岁共襄盛世!”

“好!来,吾与诸君满饮此杯!”

夜宴第一杯酒入腹后,场内气氛总算多了几分热络。

主座上的人为让在座公卿勿拘常格,简单道了句诸卿尽情开怀畅饮后便不多言,直接抬手让龟兹乐姬上场。

丝竹琵琶声很快在御苑上空回旋,舞姬们提着错金莲花灯,踏着《清平乐》的旋律翩跹而来。她们身着彩衣,舞姿婉约,月色下翩翩起舞宛如那天宫仙娥。

起先,满座公卿们尚且拘谨,直待场中歌舞渐入佳境,方稍有放松。尤其是暗中观察到,主座那位只顾品着佳肴美馔赏着歌舞,除此之外也就与左右人时而笑谈两句,再并不额外去关注在座的公卿大臣们,他们这才慢慢放开了约束。

酒过三巡,场内气氛渐渐热闹。

有公卿绕过食案,开始相互敬酒,以左上首林同炳大人处过来敬酒的人最多。

朝中诸公皆耳目通明,周老大人的脉案根本瞒他们不住。他们遂也知了老大人气数已尽,怕是不成了,入周府请示了老大人后,就推举了下一任继任者,也就是这内阁大学士林同炳林大人,让他来做他们文官集团日后的话事人。

此刻,过去敬酒的都是名公钜卿,自轮不上陈今昭这般的低阶官员们。她与鹿衡玉俩人也就安坐食案前,观赏歌舞,享用佳肴,不时也碰一杯,权当敬一下为官两年各自的不易。

不知其他人如何感想,反正于他俩而言,宫廷宴会是顶顶好的福利了。

陈今昭这会刚舀了勺翡翠白玉羹入口,冷不丁胳膊被鹿衡玉拐了下,侧目询问,随后就被对方以目示意她去看右侧方。

她不着痕迹的看过去,就见一穿绛纱袍的太监,正亲捧着金杯银盏往主座方向而去。只见他面黄干瘦,眼窝深陷,皮贴骨头,瞧着不似个得脸面的太监。但那身绛纱袍,却在无声告诉众人他的地位。

陈今昭当即反应过来,此人便是刘顺。

今日赴宴途中,鹿衡玉在马车上特意跟她提起此人,提醒她宫中行走可万不能开罪这位。

刘顺是当年在昭阳宫伺候的那批宫人。后来昭阳宫遭逢变故,元妃殉葬,兖王就藩,他与昭阳宫里其他幸存的宫人就被赶去守了皇陵。

这一守就是十年。

同一批去守皇陵的,到如今被兖王下令放出来时,都死的死疯的疯残的残,不堪用了。还能好生生站着伺候的,就唯有他刘顺一人。

从前那刘顺在昭阳宫也不过是个不得脸的洒扫太监,否则当年也不能够侥幸留有一命。但今日,在被势盛而归的兖王亲自下令放回来后,他刘顺就注定会乘势而上了。

鹿衡玉告诉她,如今宫里宫外的见到刘顺,皆会尊称一句刘大监,提醒让她万不可称呼错了,小心对方记恨。

陈今昭自是明白。别看宫里的太监面上都笑呵呵的,但谁知其内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尤其是在皇陵苦熬十年的这位刘大监,十年光载不见天日,受尽磋磨,指不定心里会有些扭曲。

所以对这般的人物,自是要小心注意,轻易不要得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