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31(3 / 3)

“哦。”陆一伟没再追问,道:“那你觉得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林世伟想了半天道:“我认为,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够,另一方面是县里重视不够……”

“还有吗?”

“暂时就这些了。”

陆一伟起身道:“走,我们去学校看看。”

黑山县仅有一所高中,而且是高中与初中混合在一起,人数高达几千人,把本来拥挤的校园更变得人满为患。

进了学校,校长胡国兴早早在门口恭候,一路小跑跟着上了会议室。

客套了几句,胡国兴开始检讨汇报:“今年我校成绩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不够。学生多教师少,有的教师要带四五个班,根本顾不过来。而且老教师居多,年轻老师甚少。二是生源不好。一些学习好的学生都去了外地上高中,留下的学生质量不高……”

陆一伟听后,问道:“胡校长,你光找客观理由了,那管理方面呢,有没有漏洞?”

胡国兴满头大汗,一边擦汗一边道:“管理上肯定有漏洞,我这个当校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愿接受陆书记处分。”

陆一伟把烟掐灭,绷着脸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先把问题弄清楚再说。这次考砸了没关系,来年可以再战,但查不明问题出在哪里,明年照样如此。”

“是是是,我们马上进行认真自查,尽早向陆书记汇报。”

回到办公室,陆一伟把赵小康叫了过来,问道:“你是从黑山一中毕业的吗?”

赵小康点点头道:“我读书那会,黑山一中正值鼎盛期。特别是我们班,一下子考了两个清华,达中专分数线的就有二十多个,后来就不行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学校管理一塌糊涂,简直不忍直视。”

“哦?”陆一伟道:“你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

赵小康有些顾虑,吞吞吐吐不作声。

陆一伟宽慰道:“你放心大胆地说,出了这个门就是我的话,没人会追究你。”

放下思想包袱,赵小康道:“刚才胡国兴说得却有一定道理。学校过于臃肿,不仅有高中还有初中,老师根本顾不过来。还有老师大多数都是从乡镇回来的,其中不乏不少民办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生源也确实大不如从前了,稍微学习好一点的都去市里或邻县上学去了,待在黑山县怕耽误孩子前程。如此恶性循环,考不好在意料之中。此外,这两年民办高中异常火热,用巨额回报抢生源。比如说一些好学生,直接免学费免生活费,甚至还给钱,如此诱惑,都纷纷跑出去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