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说着,又疑惑的低头看看:“只是女施主卖的这豆芽,似乎不是黑豆,个头儿也要小些。”
姜如意细细的解释:“这是绿豆芽,所以比黑豆的要小,适合清炒或者凉拌,做的时候加上些米醋和花椒,入锅时间不要太长,最是脆爽可口。”
眼前僧人听着姜如意的形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胖脸上挤出个亲近的笑容:“请问女施主,这豆芽卖不卖?”
姜如意笑了起来。
怎么不卖?卖!
听姜如意同意卖这豆芽,僧人立马激动了起来。他嘴里念了声佛号,赶紧让周围的几名僧人过来,直接买下了所有的五香豆腐干和豆芽。
僧人掏出银钱,向姜如意递过来:“多谢女施主,这是买豆芽的银钱,请女施主收下。”
姜如意接过那银钱,只看了一眼便惊讶的挑了挑眉,一旁的阿芍直接惊的瞪圆了眼睛。
这袋子里的银钱,竟然足足有十五两。
大相国寺受皇家尊崇,想来在银钱方面十分宽绰,何况如今发豆芽的方式还未普及,的确算是稀罕物。
姜如意只犹豫了片刻,便点点头收下。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钱来,自然不止是为了买眼前这些吃食。姜如意福至心灵,趁着僧人们搬筐子的时候,向这僧人细细说起发豆芽的窍门。
“发豆芽的时候,每日都要记得用凉水冲淋几遍,期间千万不要见光,不然豆瓣容易变色,味道也会发苦。”
“豆芽上面要盖两层湿布,最好用重物压着,长出来的芽会更粗壮,口感也更好。”
姜如意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如今只发过绿豆芽,却没用黄豆和黑豆试过,不过想来应该是差不多的。贵寺若是想发另外两种豆芽,可以先用少量的豆子试试。”
僧人连连点头,口中称怪不得寺中多次尝试,都不成功,原来还有如此多的窍门。
姜如意听了之后,也认同的点点头,听僧人所描述的,那药典上记载的办法十分简略,若是第一次尝试,确实不得要领。
姜如意说到最后,又笑笑:“若是一次不成功也不打紧,这个时节的温度最是适宜,多尝试几次,定然能够掌握诀窍。”
这僧人临走前含笑看了姜如意一眼,口中再次称赞:“初次见到女施主时,便觉得女施主机敏伶俐,如今看来当真如此。”
姜如意收下这句夸赞,又弯弯眼睛:“那也多亏了禅师认得这豆芽,若是换了旁人,未必能像禅师这样,熟读诸多药典的。”
僧人听了姜如意的话,很是受用的笑了起来。觉得这位会做药典中吃食的女施主,当真是极有慧根。
等大相国寺的僧人们离去,围观的食客们才走了过来,好奇的向姜如意打听。
姜如意简单解释了两句,然后一指摊子上,十分抱歉的朝食客们说道:“今日只有三鲜小馄饨和薄脆胡饼卖,那五香豆腐干和凉拌豆芽,却是没有了。”
一听说大相国寺的僧人买走了所有的五香豆腐干,还买光了今日新上的凉拌豆芽,食客们不禁发出哀嚎声。
等哀嚎过之后,他们又赶紧买了碗三鲜小馄饨,并几个薄脆胡饼,化悲愤为饭量,一个个埋着头狼吞虎咽起来。
……
这一日,姜如意才刚睡醒,就闻到满屋的花香。她连忙起床走过去看,发现果然是从花二娘那里买来的栀子开花了。
这栀子花莹白色一朵朵,在绿叶中错落盛开,模样同茉莉花有些相似,但是花却更大些,味道上也更香浓些。
姜如意凑近了闻闻,觉得栀子花的香气里,颇带了几分浓郁之气,不知道怎得,就被后人归类进了清新那一类,或许是因着花朵洁白似雪的缘故?
姜如意看一眼这因着颜值覆盖过香气的栀子花,脑子里随意的想着,颇有点自得其乐。
自端午节之后,天气越发热起来,到了中午没风的时候,窗边更加闷热。
所以前两日空闲下来,姜如意将这盆栀子并另一盆兰草,都从窗户底下搬到了门口,一来通风更好,二来也不耽误晒太阳。
如今这盆栀子开花了,另一盆兰草也长大了许多。
两盆花摆在一起,一盆芳香满室,另一盆安静生长,颇像是端秀淑女和娇艳女郎的对比。
姜如意想着自己这形容,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又赏了一会儿花,然后走到厨房里面,开始捣腾今日的吃食。
从一旁的架子上,拿起个青色矮瓷罐子,姜如意将上面的盖打开,低头看了一眼里面的酒酿。
这酒酿是昨日,她将糯米蒸熟放凉之后,才封进罐子里的。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发酵,这会儿中间用筷子压下去的凹里,已经出现了一汪浅浅的酒。
姜如意拿了个小勺子,将当中澄澈的酒水舀出来一点尝尝,入口并没有多少酒味,反而是糯米的清甜,她满意的点点头。
作为一名现代人,姜如意不怎么爱喝酒,倒是这酒酿的滋味,尝过一次就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