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州桥夜市闲逛的人们,就发现州桥夜市上,新开了一家眼生的馄饨摊子。
这摊子位于夜市西侧,占地不是很大,摊子的样式是夜市上见惯了的,一头摆着个炉灶,上面放着煮馄饨的大汤锅,另一头则放着一叠瓷白色的碗,碗都是倒扣着的,瞧着就十分洁净。
汤锅和白瓷碗中间,一块大案板打横放置,上面摆着瓷盆。
瓷盆里是调好的馄饨馅,旁边还有擀好的四方皮子,都细心的用棉布盖住,只留出一角。
在那一叠碗的最右边,还摆着个竹篮子,篮子上面,插着一个不大的布幌子。
这样干净讲究的摊子,况摊主又是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一出现就吸引了不少人注意。
渐渐的,开始有人在摊子前面驻足。
其中一名客人问道:“卖的是什么馅的馄饨?可是羊肉馅的?”
姜如意摇摇头,朝着那客人回答:“却不是羊肉馅,而是三鲜小馄饨。用豚肉、木耳和鲜虾做馅,汤是用鸡架和筒骨熬的高汤。夜晚天凉,客人要不要来一碗尝尝?”
那客人一听说用的豚肉,脸上就露出个迟疑的表情。
豚肉馅的馄饨?
味道怕是不好入口吧?
姜如意面对客人的迟疑,早有准备。
她笑笑说道:“因着今日是第一天出摊,前十位品尝的客人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若是不好吃,客人只管起身走人,也损失不了几文不是?”
那客人听着姜如意的语气,倒是跟着笑了起来。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点点头:“那好,就来一碗三鲜馄饨。”
姜如意又问:“客人是要大碗还是小碗的?大碗馄饨十六文,小碗的十二文。”
嗯,就冲着这价钱也公道。
那客人不禁点点头,想了一下,到底不确定加了豚肉的馄饨好吃不好吃,他说道:“就要小碗的吧。”
姜如意弯起一双眼睛:“小碗十二文,半价是六文钱,请客人先找位置坐下,馄饨马上就好。”
那客人见当真是半价,虽然还没吃上,心里却觉得高兴,十分痛快的付了钱。
周围原本就有人观望,一听说馄饨果然半价,当即就有和第一位客人一样付钱的,要的也都是小碗。
姜如意一一将那些钱收下,然后就掀开盖在瓷盆上的棉布,拿起一根细细的小竹板,一手拿馄饨皮,将调好的三鲜馅往皮里包去。
客人们见状有是一阵意外。
咦,竟然还是现包现卖的馄饨?这可是新鲜。
先前付过钱的那几位客人,顿时觉得这钱花的值。有好奇的,都伸长了脖子去看姜如意包馄饨。
这样的场面,顿时又有几位客人被吸引了过来,问清了价格,同样要了一碗,其中一名中年模样的郎君,还破天荒要了个大碗的。
姜如意依样笑眯眯的将钱收下,请客人先坐。
她手里的小竹板飞快的一挑一按,将馅放在面皮中间,两只手灵活的捏住馄饨皮两头,虎口朝内一收,再往中间一捏,一个元宝形状的馄饨就包好了。
旁边的汤锅里不住的冒着热气,等水沸腾的时候,姜如意面前的馄饨正好包完。
只见一个两个形状圆胖的小馄饨下锅,先跳入水里,然后再一个接一个浮上来,那些等待的食客们还没吃到嘴,心里就开始期待起来。
这却还没完,只见姜如意将摊上反扣的白瓷碗拿起来,整齐的摆在桌上,早已有准备好的虾皮、紫菜,还有黄嫩嫩的蛋皮并佐料,都一一放入碗中,拿热腾腾的高汤一浇……
霎那间,小摊子周围香气四溢,食客们忍不住吸吸鼻子,都大声喊香。
小摊子周围热气缭绕,人声热闹。
等那一碗三鲜小馄饨摆在面前,客人们低头去看。只见碗里面,粉白色的元宝馄饨配上嫩黄色的蛋皮,深色的紫菜和浅色的虾皮,光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几名客人都不由自主的拿起勺子,舀了一只馄饨小心翼翼的朝嘴里放去。
“嘶…哈……”
滚烫的馄饨入口,顿时响起一连串被烫的哈气的声音,不过却没人舍得松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