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三百三十章 朱高煦的威,军工厂之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章 朱高煦的威,军工厂之变!(1 / 4)

今日晴空万里,暖阳高悬。

金色的光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金陵城的每一寸土地上。

城内外皆被这灿烂的阳光所笼罩,仿若一幅熠熠生辉的画卷徐徐展开。

远处,钟楼上的钟声悠悠传来,那雄浑而悠长的声波宛如灵动的涟漪,在空气中荡漾回旋,为宁静的白日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氛围。

朱高煦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前行,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然与果敢。

回首往昔,仅仅两年之前,他还不过是一个略有几分小聪明,却将心思全然放在玩乐之上的懵懂少年,调皮捣蛋、胡作非为,令人头疼的熊孩子。

对于成年人而言,两年的时光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

然而,对于一个身心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的少年来说,这两年却已是十分漫长的光阴。

两年,让一个不懂事的熊孩子,经历了一段充满磨砺与蜕变的征程。

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朱高煦历经了诸多人和事,心智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曾经的稚嫩与顽劣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觉醒的野心与抱负。

他尚未真正成年,没有成年人那种对世间万事万物皆应心怀敬畏的心态,内心深处反而涌起一股一往无前的“勇气”。

以及那不甘屈居人下、渴望崭露头角的雄心壮志。

从前的日子里,这些心思被他深深压抑在心底,从未去细细思量。

直至老朱“驾崩”,朱允熥继承皇位,朱高煦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似乎暗藏着某些“猫腻”。

那一刻,他心中潜藏已久的野心被彻底点燃。

仿若熊熊烈火,一旦燃起便再也无法轻易扑灭。

尽管父亲对此并不赞同,兄长也极力反对,但朱高煦心意已决,犹如脱缰的野马,固执地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奔去,任谁也无法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在朱高煦的身后,跟随着大约百余人的队伍,以及十几辆马车。

这些人皆是他从周王的三卫大军中精心挑选带出来的。

毕竟,此次前来军工厂领取武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带人“押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不过,事实上,他所筹备的力量远不止眼前这些。

在那不易察觉的暗处,还隐匿着更多的人手。

当朱允熥抵达军工厂的门口时,守卫们立刻前来问询。

朱高煦神色镇定,没有丝毫的拖沓与犹豫,当即从怀中掏出刑部的令牌以及相关公文。

守卫们一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轻慢,赶忙前去禀报。

没过多久,军工厂的厂长吴子承和厂督张沐阳便匆匆赶来迎接。

“参见小王爷!”

两人恭敬地走上前行礼,态度谦卑而谨慎。

这军工厂的厂长吴子承,原本是大明制造局的一员,在改制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军工厂的厂长。

而厂督张沐阳则是在大明朝廷资产部成立之后,由吏部委派过来进驻军工厂的。

他此前本就是朝廷的官吏,有着丰富的官场经验,也曾与朱高煦有过数面之缘。

自朱允熥执掌朝政以来,众多藩王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

然而,燕王朱棣一家却是个例外。

朱棣率先站出来,主动拜朱允熥为师,此后,他们一家便备受“恩宠”。

朱棣的大儿子掌管大明制造局,后来又主管大明朝廷资产部,在朝廷的经济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儿子先是执掌税务司,而后又掌控刑部,手握重权。

朱棣本人则负责宗人府的事务,同时还在大明军事学院任职,负责管理学生,可谓是权倾一时。

在外人眼中,他们一家的权势如日中天,炙手可热。

许多有心的官员暗自揣测,认为这是皇帝陛下在为撤藩一事做准备,意图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向其他藩王表明,只要乖乖听从朝廷的命令,即便撤藩之后,依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另一方面,这也能在天下人面前塑造皇帝并非刻薄寡恩的形象,让世人知晓,藩王们只要安分守己、服从朝廷的安排,便会得到应有的优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