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困难这一严重问题,并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主张开荒移民,反对封山禁林。主张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整顿吏治,反对巧取豪夺。主张临灾救济,反对不顾民命疾苦等等。}
{咋就没想到殖民扩展呢?}
{可能是因为本土领土够大吧,且人口分布不均匀。你像新疆、东北、青海等地尚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
{这些地方可以通过移民填边的政策来缓解人口矛盾。}
{而像英国,西班牙等殖民国家本土都很狭小。}
……
大唐。
李世民坐在石墩上,手指轮点着石桌,闭目沉思。
“殖民……”
殖,生也、蕃也、长也。
周天子封邦诸侯也是一种殖。
问题在于,能不能有利可图?
李世民想到了郑和下西洋。
“当然是有利可图的……”
“既然有利……那就能封邦……”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一旁读书的小李治。
大唐均田制的崩坏不就是地少人多吗。
“可惜了明朝……”
李世民现在有点能体会为什么后世子孙遗憾郑和下西洋这一行为的无疾而终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下西洋的行为能带来利益。
海禁一开,无数人会蜂涌海外。
无他,为财为利也。
既能缓解矛盾,又能增加国税。
一举两得。
唯一可虑的就是,怎么破除师出无名的想法。
周天子封邦可是灭了商朝才名正言顺的。
李世民看着教导小李治的李承乾,有了个想法。
“天下大同啊……教化万民啊……”
“胡汉不分……中外一体……”
……
【乾隆时,高利贷和典当业非常活跃。】
【通常是以子为母,利上加利。】
【有的以七钱之本而索七八两之偿。】
【甚至借十两未及一年,算至百两者,利率之高达十分、二十分乃至三十分。】
【经营高利贷成了富贵人家聚敛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
……
{当然了,这是在说清朝。}
{超过10%就是高利贷啊。}
{那所有的网贷都是高利贷了。}
{很多银行都是10-14左右吧?}
{邮政给的年化利率是5.6%,但是额度只给我500块,我都不屑用。京东给我额度是六万多,但是年华利率23%,我都不敢用。}
{网贷也是你要点的,银行手续麻烦你又没有,按照最新的规定超过24%才是高利贷,所以这些京东、支付宝、美团基本上都是23%24%,受国家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