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下意识的看向咸阳宫所在的方向:“可是此等神车还未曾给陛下过目。”
一回头却发现嬴政正站在宫殿门口看着他们,并冲他扬了扬头,示意他按照景云的话直接开着车出发。
既如此,蒙恬便没什么顾虑了,扭头,拧动车把手,加大油门向前开着。
景云上辈子不说天天坐劳斯莱斯,起码每天出行也都车接车送,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竟然骑个电动三轮车都有一种拉风的感觉。
果然,人的幸福感就是要对比出来的。
墨家弟子相对于别的学说来说人数比较多,因为墨家注重实用的工艺,擅长创造,所以会有很多对于手工艺感兴趣的人加入他们,并且加入以后也不像别的学派,会有因为不够生活,所以被迫退出去讨生活的这种困扰。
因为手艺在,他们不愁赚不到钱。
他们擅长守城技术,擅长木工与机械农业与水利,甚至还擅长逻辑辩论。
即使因为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和秦朝的高压政策有冲突,一部分人选择不问世事,在乡村隐居,当普通的木匠或者工匠,但仍有很多墨家弟子留在了咸阳和边境。
去往边境的墨家弟子多擅长守城技术,秦朝北防匈奴南征百越,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他们会在其中参加防御工事的建设。
而留在咸阳的墨家弟子一部分被派去了各郡县的官营工坊。
秦朝推行郡县制,各地都设有工坊,负责当地的水利道路等工程建设,墨家弟子会在其中担任技术指导和工匠。
而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各个学说想要传学的人都在此聚集,墨家也不例外,甚至因为他们的实用性和特殊性而有专门的工匠坊。
蒙恬便是来到了这里。
往常他来,不说多么受排挤,起码也没有那么受待见,但是今天不一样。
他可是开着祥瑞所赐的三轮神车来的。
三轮车出现在工匠坊前的街道时,墨家弟子便已经被他摄住了心魂,而蒙恬轻巧地停下,打开门,便捷的下车之后,更是让墨家弟子双眼放光。
蒙恬对于这种目光已经适应了一点,因为他这一路开过来,周围的黔首们无不震惊,恐惧的逃跑之人有,无措的愣在原地的人有,跪地祈祷的人也有。
墨家弟子的表现和他们相比较起来已经算得上是很平静很文雅了,只不过看起来更热情一点。
但再热情蒙恬也不可能让他们碰到三轮车,板起脸,拦在了三轮车的面前:“这是祥瑞所赐神车,不可冒犯!”
说的就是你!那个试图对三轮车动手动脚!还想要钻进神车里面开车的人!
被他用手拍下车的墨家弟子此时殷勤的不像话,半点也不像平日里冷淡的模样,手背都被拍红了也没生气,眼睛里好像闪着金光:“这是祥瑞所赐神车?!”
哇塞,看着就是很不一样啊。
而且越是精通工匠艺术的人,就越是能知道这一辆看似简单的车里面到底有多少他们现在制作不出来的东西。
神车的材质非金非木却坚硬无比,轻薄如纸。
轮子上绑的也不是牛皮马皮,而是另外一种坚而韧的材质。
刚才车辆行驶过来看着竟连半点颠簸也无。
透亮的窗子就不说了,这些都是外物,最重要的是这车子行驶的方式,不用马拉也不用风吹,那是怎么运转起来的?
一位稍年长的墨家学者半点形象也不顾,蹲下身来仔细研究车轮的构造,嘴里啧啧称奇,又复像孩童一样好奇地问道:“这车子是怎么动起来的。”
蒙恬看着眼前这群平日里高傲冷淡的墨家弟子,此时却眼巴巴的围着三轮车打转,心里不免的有些得意。
思想冲突又怎样,祥瑞选择的可是他们。
但他不会把这种小得意表现出来,正色道:“此乃天界祥瑞所赐,名为‘三轮车’,可日行千里,无需马匹,只需吸收日光便可行驶。”
但如果说更具体的操作方法......
他犹豫地望向景云,景云也发现了他的犹豫。
而这个时候,墨家弟子才看见蒙恬怀里竟然还抱着一幼儿。
景云现在装小孩装的已经非常熟练了,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只会流口水的傻子。
“这是......”
蒙恬严肃回答:“此乃公子景云,也是秦朝祥瑞。”
他还没说什么呢,立刻有机灵的年轻弟子朝着景云行礼:“拜见祥瑞!拜见祥瑞!祥瑞可否让我们研究——不,观摩一下天界的机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