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开门,喧闹声瞬间降低,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我们。夏蝶的腿有些发软,徐梦瑶还扶了她一把,夏蝶回头笑笑,虽然以前也当过助教,但是没有自己讲过啊,而刚才梦瑶说她不讲,只做补充,所以一会只有自己在台上讲啊,夏蝶努力保持着镇定走向讲台。
“同学们好,”夏蝶的声音比预想的要稳,“陈炳教授今天有急事请假,由我和徐学姐代课。我是夏蝶,生物化学专业研二学生。”
徐梦瑶做了简单自我介绍,然后夏蝶插入u盘,准备打开课件。就在这时,教室后排传来一个男生的声音“学校是没钱请正式老师了吗?找两个学生来糊弄我们?”
一阵窃笑在教室里蔓延。但是却没人打断,梦瑶听见了但假装没听见,继续操作电脑。课件顺利打开。
“今天我们继续‘酶动力学’的内容,上周陈教授讲到了米氏方程”
我开始按照课件讲解,尽量模仿陈教授平时的授课方式。徐梦瑶站在一旁,时不时补充一些实例。前二十分钟还算顺利,直到夏蝶讲到酶抑制剂的分类时。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夏蝶指着幻灯片上的分子结构图解释道。
“学姐,”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突然举手,梦瑶认出他就是刚才出言不逊的那个,“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某些非竞争性抑制剂在极高底物浓度下仍然有效吗?这似乎与教科书上的理论相矛盾。”
徐梦瑶眼神终于分出一点给他,这个人从来没有在这堂课上看见过。
教室内顿时安静下来。这个问题很刁钻,超出了本科课程范围,甚至涉及一些尚有争议的研究领域。
梦瑶注意到教室后排,一个留着寸头的男生——周宇,正带着玩味的笑容看着我们。他是生物系有名的“问题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刁难老师。
夏蝶深吸一口气,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但是大脑却飞速运转。这时徐梦瑶轻轻碰了碰夏蝶的手肘,小声说“记得我们上个月读的那篇《nature》论文吗?”
一句话提醒了夏蝶。
“这位同学问得很好,”夏蝶转向全班,“传统理论确实认为非竞争性抑制剂会与酶的不同部位结合,不受底物浓度影响。但最新研究发现,某些特殊结构的抑制剂能够诱导酶构象发生持久性改变,即使在极高底物浓度下也能保持抑制效果。”
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化的酶构象变化示意图。
“就像钥匙卡在锁里导致锁芯变形,即使有再多正确的钥匙也无法打开。去年《nature&nbp;heia&nbp;bigy》有篇论文详细讨论了这种现象。”
提问的男生似乎没料到夏蝶能回答,看了看后排的周宇讪讪地坐下了。
两人是一伙的?
周宇旁边的女生——李婷又举起了手“学姐,你们有实际实践经验吗?还是只是纸上谈兵?”
这次徐梦瑶主动接过了问题“事实上,我们实验室上个月刚完成相关研究。”她拿出手机,调出几张照片投影到屏幕上,“这是我们用荧光标记法观察到的酶构象动态变化,红色部分显示的就是抑制剂结合后导致的持久性结构改变。”
照片一出,教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李婷不情愿地道了谢,但眼神中的敌意并未消失。
看着这俩人一唱一和,徐梦瑶心下了然,在这个学校几乎没人不认识她,或者说是没人不认识徐校花,周宇是这个学校的,多次出现在有徐梦瑶参与的课程里,但是另外二个人显然不是这个学校的,那个李婷有点眼熟。
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得相对顺利,虽然能感觉到教室里有几双眼睛始终带着审视的目光盯着我们,讲到酶活性测定方法。
“现在请大家分成五人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测定一种新型蛋白酶的动力学参数……”梦瑶走下讲台,在各组之间巡视,解答问题。
经过周宇那组时,听到他低声对同伴说“装得挺像那么回事,谁知道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
徐梦瑶转头看了他一眼,正好和周宇对视上,他眼睛里的敌意不加掩饰地透露给梦瑶。
有仇?
课程接近尾声时,夏蝶回到讲台做总结“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作业是阅读教材第8章,并完成课后习题1-5题。有任何问题可以发邮件给陈教授,或者抄送我和徐学姐。”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离开。几个前排的学生走过来向我们道谢,甚至有人问我们什么时候还会代课。
“总算结束了,”夏蝶长舒一口气,“比做实验还累。”
徐梦瑶一边回想刚才周宇和另外两人的事情,一边开始收拾讲台上的东西。就在夏蝶准备拔出u盘时,突然发现不对劲——这不是我的u盘!虽然外观相似,但这个u盘上有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小贴纸。
“梦瑶,你看这个……”我小声叫她。
徐梦瑶看到夏蝶愣住了,就凑过来“怎么了?”
“这不是陈教授给我们的u盘,”夏蝶皱眉道,“被人调包了。”
我插入电脑查看,里面全是些无关的音乐文件和图片,没有任何课件。我们面面相觑,意识到有人趁我们不注意时动了手脚。
“一定是刚才小组讨论的时候,”夏蝶脸色发白,“有人故意调换了u盘。如果今天我们没能回答上那些问题,又发现课件不见了……”
“就会在全班面前出丑,证明我们不配代课。”梦瑶接上她的话,让夏蝶感到一阵寒意,“有人想陷害我们。”
夏蝶仔细回想了课堂上的可疑人物——周宇、李婷,还有那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他们是一伙的吗?为什么要针对我们?
“先别告诉陈教授,”梦瑶心里有了一个打算,“我们查清楚再说。”
离开教室时,我注意到走廊尽头周宇正和几个人聚在一起说话,看到我们后立刻散开了。他的眼神让我确信,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