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132.第13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空印案,初现端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2.第13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空印案,初现端倪。(2 / 4)

曾担任过浙东行省左丞的职务,负责总制严衢、信处诸州的军事。

所以由这位相助胡惟庸,再加上还是自家人,那就可以更快的推行摊丁入亩。

而只要解决了浙东与江南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推广实施于天下,也就不再需要胡惟庸了。

那就可以伸出手,处理一下胡惟庸以及党羽的问题,从而肃清朝堂。

“将大表兄调往浙东,的确可以更快地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将大表兄调离京师,大都督府、国子监又该由谁来执掌?”

朱标先是点了点头,但又是摇了摇头。

李文忠调往浙东,的确是个好主意。

但李文忠在朝中也是身兼要职,其身份不仅仅是曹国公,更是大都督府非名义上的一把手。

毕竟是皇室亲贵,又是曹国长公主朱佛女之嫡子。

而在朱元璋的倚重之下,国子监也是在李文忠的执掌范围之内,所以将李文忠调往浙东,朝堂局势也会随之洗牌。

所以李文忠绝对不能轻动,至少寻觅到人选以前,绝对不能将李文忠调往浙东。

“改建吧。”

朱棡想了想,方才转头看向朱标道。

“改建?”

朱标微微一愣,便是脱口而出道:“改建大都督府,还是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还不是改建的时候,至于人选,就由我来担任吧。”

“我可以去主持国子监的事宜,毕竟接下来,我要在国子监做点文章。”

“至于大都督府,从此改建,改建为五军都督府。”

朱棡又是沉思了片刻后,这才看向朱标道。

“五军都督府?”

朱标有些迷茫的看向朱棡出声道:“什么意思?”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权过度集中。”

“所以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也就是一分为五,分别设立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从而将权力逐一划分,五方协同,这样一来,军队既能有效作战,又能分散权力,加强皇权。”

朱棡想了想,又是轻声开口道。

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原本是在洪武十三年,由朱元璋提出的国策,也就是用以加强皇权。

但是这其中也有弊端,而朱棡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弊端。

毕竟权力太过于分散,虽然旨在防止将领专权,但也可能导致军事决策过程复杂化,降低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同时又与兵部职权相冲突,前者掌握统兵权,后者握有调兵权,这种设置虽能相互制约,但也常引发职权交叉和冲突,影响军事行动的统一指挥。

还有世兵制的衰败,这是与五军都督府相关的卫所军世制度,尤其是世兵制军人及其家属世代服役的制度。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因土地兼并、待遇下降等原因,导致士兵逃亡、战斗力减弱。

所以这些弊端,都要一一抹除,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朱元璋的户籍制。

那前期所有的苦心谋划,都是为了改革户籍制,从其根本将这些不安的因素一一抹除。

“好主意。”

“如此一来,权力得到了分化,皇权得到了加强。”

“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突然卸任,而造成一场权力的交替,还有内部你死我活的斗争。”

听完朱棡的意思,朱标也是瞬间眼前一亮道。

“那应该由谁来执掌五军都督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