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果断摇头道。
这顶大帽子,可不能扣上来,要不然老朱铁定得爆炸,那他李善长肯定很炸裂。
“所以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匈奴的侵扰,维护边疆之安定。”
“也为后世争取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同时通过这些战役,也扩大了大汉的版图。”
“这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况且对待异族,难道就不应该出兵?”
“就应该送公主和亲?”
“这让我泱泱华夏,天朝上国,岂不是永远背负耻辱?”
“所以汉武帝之功绩,也绝对配得上泰山封禅。”
“至于他晚年时期的昏庸,这并不影响他泰山封禅。”
“客观的角度出发,他就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更何况还是一个皇帝。”
朱棡想了想,方才开口道。
“咱大明,绝不和亲。”
“就算要和亲,也得是他们家女人送到我大明。”
“至于谁想让咱家咱的女儿送出去,咱就灭了谁?”
“亡其国,绝其苗裔,让其明白,敢对大明说出这番话,就要付出这个代价。”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便也是重重点头道。
“没错,我大明绝不和亲!”
朱标也是抬起头朗声道。
“陛下圣明。”
以徐达为首的在场国公们,皆是抱拳道。
“不和亲。”
“不赔款。”
“不纳贡。”
“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大明,就该当如此。”
朱棡转过身子,不仅仅是看向朱元璋,更是看向所有人轻声道。
而这声音虽轻,但其话语中的分量,足以震颤他们的灵魂,随之更是皆浑身一震。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来彰显大明之气节,绝对可以使其万世流芳。
刹那间,在场众臣,包括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有朱标眼中皆是露出一抹激动之色。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震撼,犹如九天雷震,震颤九天,都难以磨灭其分毫。
“标儿,将这句话纳入皇明祖训,让咱后世之儿孙谨记在心。”
“咱大明也当以此为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又是转头看向朱标,十分正色道。
只是过于激动的朱元璋,却不如朱标也马皇后那般细腻的心思。
甚至就连韩国公李善长都有所察觉。
大明的帝都在应天府,也就是曾经的集庆、金陵。而皇帝坐于应天府,如何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