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胡惟庸受封正德伯,只是为什么觉得有点讽刺?
“诸位国公,此次出征人选,孤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所以诸位便不用再争了。”
朱棡也在此时赶到了御书房,并且刚一踏进门,便是看向这些喋喋不休的国公臣子,朗声道。
“那不知殿下是想让谁领兵?”
常遇春仍是迫不及待的看向朱棡道。
话罢,一众国公眼中也是泛起战意的看向朱棡。
都希望自己可以领兵西南,平定吐蕃。
“乌斯藏地处偏远,区区蛮夷,还不足以让诸位国公动身领兵。”
“所以这一次,孤想让你们的后辈,替你们走一趟。”
“由沐英领兵出塞,征讨吐蕃,以彰显我大明之声威。”
“诸位国公,意下如何?”
朱棡坐到了李文忠的身旁,便是轻声道。
“他们资历尚浅,军武不足,如何能领兵出塞?如何能担此重任?”
徐达直接摇了摇头道。
这也不是不想让他们的后辈出去征战,毕竟是为大明建功立业,以后还是要靠儿孙们。
但是现在他们根本未曾上过战场,沐英也未曾担任过主帅,所以如何能担负此等重任?
“老徐说的不错,不如让他们再历练两年。”
“又或者是由我们领兵,然后带上这群臭小子,让他们多学学,以免堕了我大明国威。”
卫国公邓愈也是一脸沉思道。
“放心吧,咱们的孩子也该成长了。”
“如果一直吊在屁股后面,他们如何能独当一面,成为军中主帅?”
“毕竟在你们的庇护下,哪怕是即将翱翔于九天的雄鹰,也会被折断了翅膀。”
“所以,咱才不想让伱们插手。”
“而且不经历挫折,又如何能成长?”
“就让他们放手去干吧,咱相信他们会赢的。”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后,方才开口道。
此言一出,诸多国公的眼中又是掠过一抹迟疑之色。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那他们领兵的事情,肯定是吹了。
“遵旨。”
对此,哪怕是这些桀骜不驯的国公,也是纷纷躬身道。
“嗯。”
“王景弘,去将沐英、何文辉、徐允恭、邓镇、汤鼎、常升请来御书房。”
见状,朱棡又是看向一旁的王景弘,吩咐一声道。
“遵命。”
王景弘先是看了一眼朱元璋,只见朱元璋微微颔首示意,便是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既然如此,咱就不掺和什么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由你与太子决定吧。”
随后,朱元璋满意的起身道。
至于朱棡节制在京诸卫这件事,朱元璋并没有提起,就仿佛不知晓。
但这大明京师,有什么事能真正瞒过朱元璋?
无非就是放心。
甚至朱元璋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迫切。
但是瞅了瞅上面的朱标,朱元璋内心之中又是轻叹一口气。
别的太子都是恨不得马上当皇帝,只有他们家老大朱标,一直都没有这个心思。
你就不能提前上位?
你就不能让咱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