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的人总说自己住在贫民区,但谁都知道,这里和城外污染区的区别,只是一个住人,一个住着畸形种。
一个死得慢,一个死得快。
大污染至今已有305年,听说最早的时候,贫民区住的人都是罪犯,或者逃兵。但多年过去,人员构成也更为复杂。
拿郁青蝶举例,在被认回余家之前,她一直是个孤儿。
她是个幸运的孤儿。
3岁之前的幼崽虚弱期,她遇见好心的驻3区工作处工作人员,那名女士也是一位母亲,因工作关系与孩子分居两地。
不忍见她夭亡,也就喂了三年,兴许是吃的食物来自安全区,郁青蝶的体格很棒。
3岁之后,好心的女士调回了下城区,没法将她带走。这时,姥姥出现了。
姥姥姓郁,很漂亮很优雅,脸上却有一道疤。
她来自上城区,谈吐见识都不凡,哪怕握着一笔积蓄,周围也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那名女士在为姥姥办理迁户手续时,观察了许久,见她孤身一人,便大着胆子将奶了三年的崽委托给她。
——成功了。
郁青蝶随了姥姥的姓,名儿也是姥姥取的。
“青蝶是最优雅的精神体。”姥姥这么说着时,下颌微扬,像在平静叙述什么真理。
郁青蝶觉得姥姥很迷人,她与贫民区的同龄人说话时,便也爱这么扬着下颌,但下巴抬得太高,反倒不伦不类。
姥姥瞧见了,当时没说什么,后来除了日常的三餐外,与小崽的交流还多了一个辅导功课。
她教郁青蝶识字,教她走路姿态、用餐礼仪,还和她讲许多哨兵向导的故事。
郁青蝶不爱学礼仪,但很喜欢听故事。
一直到12岁那年姥姥去世。
她开始拾起姥姥教的知识,有时是不想忘记姥姥,还有的时候,她可以用姥姥教她的知识,去疼孩子的家庭换一袋面包。
生活的窘迫,止于半年后,郁青蝶发现了新的“商机”。
......
六大基地的兴建,乃至人类对抗污染的转机,都离不开一种新型金属:银。
严格来说,这与大污染前的银并非同一存在。只是因为纯净状态下为银白色,便以此为名。
银提取自污染区底层的矿石,对祛除污染有奇效,防护服便由此制成。
除了原材料采集难度高,需要面对污染、以及畸形种的袭击外,银的提纯也很困难。
矿石杂质多、熔点高,很难被分离,只能用最原始的火炼。
很奇特的一点在于,每块矿石在被火炼之前,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出其中的银含量。
富含银的矿石,只生长在污染区的地底。
就像是火与污染区地底下的矿石一起,产生了废土的救星。是这颗星球的自救。
自救当然与50层以下的贫民区无关。
巨大的熔炼炉在贫民区拔地而起,昼夜不停地工作,制成一批批的银币。再运往安全区内,制作成防护服以及其他护具、武器。
郁青蝶在上城区,甚至用过银制的餐具。
银被联邦政府严格管制,无法作为货币流通。而在贫民区,反倒诞生了一种货币:银币。
或者说,假银币。
郁青蝶的手被曲蔓草松开。
她们也汇合进了那群灰蛾子里,低头看看,灰色的外套在其中毫不出奇。
小蛾子们谨慎地挤在了充满警示意味的红线之外。
他们的平均年龄约莫只有10岁,郁青蝶作为其中年龄最大的存在,无论出于身高还是资历,都被若有若无地挤到了前面,当挡箭牌。
这可是个好位置。
曲蔓草一点都没意见。
熔炼炉的热气将郁青蝶的眼睛熏得微微眯起,视野里,几个穿着银白色防护服的守卫走了出来。
他们队形齐整,两人一组抬着大筐,能看见冒尖儿的红棕色石料,大小参差。
这是冶炼产生的废料。
废料里有极少数未被炼出的银。
守卫们将废料倒在了一处,灰色小蛾子们大气都不敢喘,眼睁睁地看着红线外逐渐垒砌了一座小山。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错!
守卫们神色如常,但很谨慎地并未靠近小蛾子们分毫,双方泾渭分明,属于两个世界。
直到扔了最后一批废料,几个守卫才松了口气,有些放松地彼此打趣几句,勾着肩,约好下班后回安全区喝一杯。
而郁青蝶,有些茫然地看着被扔到自己脚下的一筐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