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身着紫衣老妇,赫然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恭章皇后孙氏。
回溯当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俘虏的危急时刻,这位太皇太后为保大明江山,毅然与于谦等重臣联手,将留守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扶上帝位(即景泰帝)。
然而自英宗南归后,这位曾经睿智的老太后却渐渐变了。
这一切不过只为达成一个目的:让被幽禁南宫的英宗重登大宝,让年幼的沂王取代现太子朱见济。
文华殿,景泰帝一行已经走远,董平连忙上前搀扶仍俯卧在地上的朱齐。
他强行恢复往日神色,指着这帮人咬牙恨恨道:“都下去歇着吧!今日之事,不得外传……嘶!如有谁胆敢对外说出一个字,孤决不轻饶……嘶!”
此刻见太子如此作态,心中自是清楚——这位主子不过是要个台阶下罢了。
时已夜深,由于明日还要早朝,朱齐在董平搀扶下,一步一顿地向寝殿挪去。
考虑到大家上下忙碌了一天,还都挨了顿打,待伺候着他换上宽松的睡衣后,朱齐便挥手将董平和其余宫女都屏退了。
只不过现下心态已经与当初看戏的心态截然不同,朱齐暗自叹道:“年老不知画中意,相逢已是画中人”。
今日这番遭遇让他明白,脑中那视频预警只会在生死关头才会出现,给他展示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
有了这份依仗,倒是让朱齐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多了几分把握。
他仔细思索着脑中资料,自己这具身躯:怀献太子,无论是世子时期还是册立东宫之后,行事向来循规蹈矩,绝无出格之举。
夜深人静之下,朱齐的思维更加的敏锐了。
但是,从全局来看的话,能将手伸进东宫的,不外乎三方势力:孙太皇太后、幽居南宫的英宗、沂王朱见深。
同时具备影响力、执行力的就只剩下最后一人:当今太皇太后。
想到敌人三番五次欲置自己于死地——后世年少得志、心高气傲的他哪里受过这等委屈。
他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下毒!
每一种都能让银针检测方法失效,且致死量极低,个个见血封喉。
但转念一想,现实条件实在棘手。
更何况,就算真能制出这些剧毒,以他现在在东宫的处境——既无得力手下,又无可靠渠道,想要投毒谈何容易?
且不说制备过程的危险性和原材料的难搞,单是在没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操作,搞不好自己就先中招了,而且还可能会伤及大量无辜,这也他决计不能接受的。
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是高能物理学以及核物理,但是看起来对当前的局面并没有什么用处。
原子弹可不是简单掌握原理记住公式就行的,后世祖国能够迅速研制成功,那也是凝聚了大量优秀科学家们的心血和生命。
在明朝,黑火药的研发虽已臻至相当成熟的水平,但其本质上仍属于快速燃烧反应,远未达到后世高能炸药那种剧烈的爆轰效果。
尽管硝石这类基础原料在明代并不罕见,但要提纯出符合要求的硝化物,不仅需要复杂的化学工艺,更面临着一个引爆技术的致命缺陷。
就在此时,一个化学名词突然闪过他的脑海:“赤藓糖醇“。
这种炸药的优势在于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所需器具在明代都能找到替代品。
当然,这种炸药的最大弊端就是其极不稳定的特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只要严格控制每次的制备量,即便没有现代防护装备,他也能确保操作安全。
“定要炸死这个老太婆!”朱齐兴奋想道,脑海中已将这整套制备流程反复推演了无数遍,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性情已慢慢发生了改变。
这一觉睡得异常深沉,以至于董平在榻前呼唤了许久才将他惊醒。
“回殿下,丑时钟鼓已经响过!大概是丑时三刻左右,您得赶紧梳洗准备早朝啊!”董平焦急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惶恐。
虽说东宫与太和殿相距不远,但若不能抢在景泰帝之前到场,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