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明代风云> 第七章 夜静灯前犹苦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夜静灯前犹苦索(1 / 1)

天色逐渐暗淡了下来。文华门两个巨大的灯笼已经被点燃,烛光透过厚厚的防风层照在两名侍卫的脸上,生出一种莫名的阴森感。

他俩刚换班上值不久,太子便差董平召集众人前去问话。

“咱俩上值之后,董公公才来召集的众弟兄,你我就一直在这地方待着,我如何得知他要问什么?”

他家自洪武年间便是京城本地军户。

由于人手紧缺,其父刘小顺十七岁从京营被选召进入锦衣卫。原以为会从此过上飞鱼服、绣春刀,鲜衣怒马、吆三喝四的生活。

很显然,这种工作干得多好都不容易出成绩,小顺同志干了三十余年还是个普通力士之职,被同为军户的街坊嘲笑了大半辈子。

这刘六儿和他爹生得一样高大壮硕,但运气却是比小顺好多了。

出于安全考虑,皇城内部侍卫力量需要进行大规模调整,空出的岗位景泰帝要求从在京的锦衣卫中进行选补。

这让刘小顺最近看到街坊时,头几乎要抬到天上去了。

漆黑的夜空,钱勇的心也随着暗了下来。

自从那个人来到诏狱后,他便知道这条命不是他自己的了。

而他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东宫的侍卫。

“嗨!咱就在东宫当差,还愁太子殿下何时不得见呀!我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下次轮休,喊上几位弟兄,一同去我家喝酒!我娘做的烧鸡在整条街都是一绝!”

钱勇年长他几岁,闻言回过神来,便笑了笑,说道:“那你可要多准备些酒才行,哥哥可是号称千杯不倒!”

经过分析,当务之急要找的人首先是眼中含有褐色斑点的那位黑衣人,另一个是比董平高的那个张喜。

经过高清视频的提示,他意识到凶手随时都有可能采取行动,单独靠得太近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请殿下吩咐!”还不知道人心险恶的董平靠了过来。

“谨遵殿下令旨!”原来是让他近前去辨认一个人,董平虽不知道缘由,出色的职业素养让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个奇怪的任务。

太子已经冠礼,尚不需要太多服侍的人手。所以今日在东宫留宿的宫女、宦官数量仅为十人。

为了防止串通,朱齐负责逐个叫进来发问,董平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盯着每个人的眼睛。

很遗憾的是,每个人都表示自己工作很忙,今天并没有注意到有人在修剪园木,并且个个都有自己当时的在场佐证人员。

主仆二人的搜查行动到这里线索仿佛又断了。

桌上的烛火忽然开始左右摇曳,墙上的影子也随之晃动了起来,仿佛有个魔鬼要从墙壁中钻出来。

浑然不觉的朱齐站起身来,开始在偏殿中走来走去,慢慢思索着今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人。

自英宗还朝后,虽说久居南宫,可对景泰帝的影响仍是无处不在的。

考虑再三,小朱同学下定决心,还是得靠自己解决问题。

受幼年习惯影响,思考时在纸上写写画画能够提升他的思考效率。

从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最危险的人物一定是那名黑衣人,他具有高大、眼中有个褐色斑点的特征。

至于文华殿前的宦官张喜,如果江昊、曹虎所言为真,外面的张喜确实没有进门,殿前那人便不是张喜。

如果董平为凶手,他完全没必要引起太子对防卫漏洞的警觉。作为贴身宦官,他的时机是最多的,根本无需提供这等蹊跷信息。

可方才逐一筛查时,并无引起董平注意之人出现。

想到这里,朱齐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把抓过董平问道:“每日进出东宫务工的宫女、宦官有几个,是否都留宿于此?”

“内廷要求,每日进出东宫服侍起居、清洁养护、整理文书和杂工杂役的宫女、宦官并不定数,通常三十个左右,他们并不都在东宫留宿,大多都分散在皇城各地。”

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许进入皇城的。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平时就住在紫禁城之外,每天都需要经过皇城九门上下班。

比如董平就住在东宫。

“噤声!“朱齐突然压低嗓音,目光警觉地扫过四周,“我们方才只查验了留宿人员,既无异常。那么纰漏必在每日出入的这些杂役宫人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