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年仅七岁的沂王朱见深便在小宦官的陪同下赶来了。
“臣弟拜...见太子殿下!“沂王本就口吃,此刻更是结巴得厉害。
“弟弟莫多礼!”小朱同学赶紧伸手揽住此时还是儿童的沂王手臂,两人携手共同走进侧殿。
“什么?!”一位梳着端庄发髻的老妇人猛然起身,随即压低声音吩咐了几句。
如果说文华殿主殿风格倾向一个庄严肃穆且有距离感的办公室,那么侧殿里面的布置和设施风格就是一间适合拉近距离的会客室。
两侧各放一张配套的高背檀木椅,由于此时刚开春,上面还铺着厚厚一块明黄色的垫子,看上去温暖而舒适。
下首左右原本摆放着的两套简单雕刻的红木桌椅,因为太子要请客吃饭,此时已被撤换成一个餐桌,餐桌两边各摆有一张圆凳。
严格意义上说,小朱同学也没来过这里,考虑到古人以左为尊,便选了左手边的一张椅子先坐下,指着对面的位置招呼着沂王。
尚膳监的动作也是极快,两位都坐好了之后,二十几道菜便陆陆续续被端上来。
客套两句后,两人就这么面对面吃着,一言不发,气氛就变得尴尬起来。
小朱同学没工夫说话,他正在干饭。
尴尬又持续了一阵儿,终于,满腹疑问的沂王坐不住了,他轻轻地放下筷子,试探着问道:
听沂王的话,小朱同学便也停下筷子,心想:还真被你猜中了。
“近日来,孤整天除了学习便是观政,但近日也偶然听到一些流言~”。
沂王静静地等了一会,见没有话音,抬头问道:
朱齐停下手中动作,注视着他的眼睛,玩味地说道:
也许是职业习惯使然,在生死攸关的环境里,小朱同学潜意识里更加适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套做法。
“不……不……不是,臣弟有……千万个胆,也不敢想也……未曾想过这大……逆不道之事!”
看着陷入慌乱的沂王,朱齐慢慢踱到他身旁,伸出一手按住他的手背,轻轻拍了拍,说道:“孤自然知道不是你,”
沂王心里到底有没有过这个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肯定有别的人,抱有这个意图。
朱齐心里暗道,“来得真快!”
也许是听到那个声音的缘故,另沂王心情顿时一松,不由自主地听从朱齐的言语,机械地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正欲往嘴边送。
这时,一名身形粗壮的宫女走进侧殿,向小朱同学施了一礼,道:“奉太皇太后诏令,奴婢前来迎接沂王殿下回宫!”
沂王犹豫了一下,勺子就这么端在半空中,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切记,最好别有这个想法!”
这诏令来得如此反常!
小心求证完毕,他的表格中现在又多了一个名字“YW”,评级为C,沂王今日表现其实是符合预期的,但由于身份敏感性,属于不能排除的威胁。
通常来讲,东宫午、晚两餐一般由三到五名尚膳监宦官,编成一个小组轮流运送。
付安,尚膳监的传膳宦官,今晚负责运送东宫晚膳的五名宦官之一。
金英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太监,安南人(大概是现在的越南),永乐年间被张辅带到燕京,尽管很小就被净身入宫,金英的身材还是长得高大魁梧,而且性格十分刚烈。
当年英宗御驾亲征蒙古瓦刺,金英就被任命辅助郕王(后来的景泰帝)监国。
时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金英在朝堂之上便大声喊出“敢言南迁者斩”,与于谦等人坚决支持景泰帝保卫燕京的主张,最后终于迎回了被俘虏的英宗,也获得了景泰帝的信任。
这就有点狼子野心了,景泰帝肯定不干。最后这名昔日风光无限的太监,被锦衣卫以贪污枉法为由逮捕入狱。
付安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他平时只专注于尚膳监的工作,其余事情一概不管。
三者同时满足时,付安必须将怀中粉末择机洒入燕窝之中,其余验菜、试菜环节皆不用他考虑。
也就是这样,他才以滋阴润肺药物为由,躲过一次抽检。
今天,这根柱子下部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浅色“△”记号,加之今日所送菜品中正好含有一道燕窝,付安顿时警觉起来。
当他们抵达目的地时,看到文华殿前一名宦官正在拆除绑在松树枝上的红色绸布。
今天,他在屏风后面等待收拾碗筷时,听到太子殿下正劝说沂王食用燕窝,惊恐到差点没冲出来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