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明代风云> 第二章 怒浪惊涛尚未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怒浪惊涛尚未起(1 / 1)

这绝对是一起的安全生产事故,可惜小朱同学已经无法参与接下来的事故调查了。

瞬间,天地间反复翻转,就像转场的电影镜头。

他睁眼了,稍许令他宽心的是,并没有加载每晚那熟悉的画面。

朦胧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宽大的书案,铺着一层明黄色的桌布,上面纸笔俱全,还摊着一卷打开的书籍。

一种静谧而不失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一下,那人脸色微变,开口道:

刚来就被逮到上课走神了的朱齐感到挺羞愧。

“等等!东宫?”这个称呼让他陌生,平日里大家都叫他老板,或者是朱教授,哪怕是朱博士。

他左右张望,一切都是陌生的样子,古朴的桌子、古朴的椅子、古朴的……我自己!连自己也是一个孩童模样?

这场景中画面质感极其细腻,周围声音环绕立体,还有触觉和嗅觉给的反馈,作为一名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他几乎可以肯定,这真实感是目前科技无法达到的。

第19信道的粒子经回旋加速后到达某临界值,附带的能量竟然能够扭曲时空回到过去?

要是能够将这个重大猜想计算准确并发表出来,肯定能够一举超越牛顿、莱布尼兹、拉格朗日、爱因斯坦……

此时四周静悄悄的,静到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感谢先生关怀,我没事,请继续讲~”

由于今日景泰帝早朝,所以他凌晨4点不到就起来,赶赴明朝最高机关的会议室(太和殿)参加早朝议事大会。

下完朝的他还不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因为太子三师皆乃朝之重臣,平日里事务繁多实在难以抽身。

于是他便直接来到东宫文华殿为太子上课。

商辂身为久受传统儒学熏陶的文人,打心里对这位新太子是有一丝复杂情绪的。

以商辂的经验,今天这里多半就可以叩首退下,打卡下班了。

早退不成,商辂也就来了兴致,他准备先测一下眼前这位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便躬下了身子,朝案上拱手道:

背诵?这可是小朱同学的强项,由于年少时背过整个图书馆的缘故,他脑海中储存的不仅有《中庸》原文,连《大明会典》他都能背诵,一点儿都不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主要是朱齐也不知道这家伙说的过半是多少,因为现代刊印版的《中庸》大多按照南宋朱熹的格式编上章节共三十三章,他决定背完第十七章,刚刚好过半。

他接着讲道:

天命糜常,唯德是辅。殿下乃新册国本,虽说年纪尚小,平日仍须注重修身养德,将来广施仁德之政,为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之所愿也!”

正统期间是王振权倾朝野的时候,在宫中遍布耳目,根本不可能有人敢乱嚼舌根子,首先排除掉。

历史上,土木堡之变后,京军精锐毁于一旦,武将重臣多人战死,明英宗被瓦刺大军俘虏。

而后在孙太后的默许和部分朝臣的拥立下,英宗的庶出弟弟朱祁钰火速登基,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并遥尊被抓到北方去的明英宗为太上皇。

瓦刺为不让明朝廷上下一心,使出一记离间计,将被俘的明英宗送回。英宗返回北京后,景泰帝将其尊为太上皇,软禁于南宫。

可还没过一年,朱见济就离奇身亡了,此时的他年仅9岁,史书上并未记载明确死因。

这时,小朱同学脑海里猛地再次闪过那段画面,背上惊出一身冷汗。

这一切仿佛就都变得合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