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秀才还在盯着她呢?她瞬间急出一身汗来,头脑也慢半拍的开始晃动,在人堆里特别扎眼。
宋老秀才轻吁一口气道:“林浦圆,你来背一下《千字文》的前二十行。”
圆娘闻言站起身来。
这本不是难事儿,虽然她之前上学的时候学校已经不教这个了,但她对《千字文》前面几段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高中那会儿,班里为了提振士气,大课间是需要宣誓词的,有时候是学生自己写,有时候是在古文里摘抄相应句子,她所在的班级将《千字文》和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轮流复诵,念叨的遍数多了,也就会背了。
所以背诵《千字文》倒是难不倒她,她老老实实的将《千字文》的前二十行背了一遍。
宋秀才听罢点点头道:“很好,坐下吧,要认真听讲,不要坠了苏子的名头。”
她哪里有不认真了?!她只是学不会摇头晃脑的读书……
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宋秀才悠悠踱步过来对圆娘说道:“你虽然天资聪颖,但也要尽心学习才行,方才不负苏子对你的殷殷期盼。”
圆娘眨眨眼,没有争辩。
窗外的雪花越下越紧,有大一点的孩子站在门口赏雪,为了引起宋秀才注意,故意高声咏雪词。
这虽然是开蒙学堂,但大多家境殷实的学童已识得许多字,甚至开始学些声韵,背诵先贤的诗集了。
宋老秀才突然看向圆娘道:“传闻苏子七岁能诗,尔既为苏子之徒,想必亦有过人之处,窗外的春雪不错,尔便作首咏雪之诗吧。”
圆娘瞠目结舌,怎么就突然让她作诗了?她不会呀!!不算幼儿园,她曾受过十六年教育,没哪个阶段是学作诗的!救命!!
她的目光跟辰哥儿对视了一下,却发现辰哥儿也在兴致勃勃的看着她,她无语抹汗,这人何时叛变了??!他不是最厌作诗嘛?这么一脸期待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她抬头看去,忽然发现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打量有之,好奇有之,艳羡有之,期待有之,嫉妒亦有之,大家都想看看何等人才占了苏子首徒的名头?
圆娘手指拨弄着衣带,大脑飞速运转想着北宋之后咏雪的诗篇,可恶,早知有今日她当初就不背《唐诗三百首》了,而是拣着元明清的诗背了,也不至于此刻如此作难。
学堂忽然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圆娘的小脑袋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咏雪的诗来。
她突然灵机一动,想起系统里有一份《小学生诗词选集》待兑换,她眼疾手快的点了兑换按钮,搜索关键词“雪”,果然蹦出几篇咏雪诗来,刨除北宋及以前的朝代,就孤零零剩下一首,一看作者是清代的郑板桥,简直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就它了!!
圆娘略一思索,瞅着门外纷纷扬扬的雪花道:“一片两片三四片”。
学堂内静的出奇,起头这一句平平无奇,然而多少传世佳作都是这么个写法,宋老秀才捋须道:“接着说下去。”
圆娘继续道:“五六七八九十片。”
学童们开始窃窃私语,甚至有人故意抬高声调道:“这算什么诗?数数我也会啊!”
宋老秀才环视学堂一周,目光生生的压下了沸沸扬扬的议论声。
辰哥儿表情凝重,他提笔迅速在纸上写了几行字,而后将纸张悄悄的移向圆娘。
针对这种明显的作弊行为,宋老秀才轻咳一声,无情的抽走了纸张,圆娘甚至都没来得及看。
“继续。”宋老秀才说道。
“千片万片无数片。”圆娘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
话音刚落,满堂哄然大笑,陈云谏甚至促狭的回过头来大声说道:“哎呀,不好!你都无数片了,接下来还有一句呢,这可怎么数?”
圆娘小脸憋的通红,只觉师父的脸都被她丢光了,以后人们提起苏子瞻,都会想到他有个才疏学浅、不学无术、不通诗律的弟子了!
旁的倒还好说,她的师父可是苏子瞻啊!
圆娘顿时窘迫的无地自容,她越想越羞愧,越想越委屈,以至“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丢下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后,提着书包跑了!
她再也没脸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