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20世纪、21世纪,因为各种战术需求、经济、政治冲突,战场上的实际投入兵力、阵亡人数、总体减员数量,都并不会非常准确。
而在古代,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
赤壁之战曹操大军诈称百万,本质上便是对东吴的战略欺诈,对于当时偏居江东的东吴来说,中原无疑是世界的中心、难以估量财富之地。
毕竟古代可没有谷歌、百度,能让人一眼有个粗略认知。
但在不同文化氛围中,士兵并也不一定是必然多报,在骑士文化浓厚的西欧。
士兵少报,才是常态。
先有罗杰、罗贝尔两兄弟,带着三百诺曼骑士,征服西西里。
又有圣殿骑士团八十人,大破萨拉丁三万大军。
对于西欧文化而言,把己方士兵数量吹的少些,总归是有好处的。
从战略上来说,这可以降低敌方的戒心,引诱对方参与野战,进一步来发挥西欧骑士的勇武、冲击……好在己方擅长的领域击溃敌人。
从后续的吹逼来说,自己这边人少,输了那是应该的,方便推锅,不损荣誉。
若是赢了,则能把参战的骑士吹成天神下凡,从而抬高威望。
如此一来,去审视欧洲本土记载的很多历史时,就时常看到几十人混斗的场景……至于那些农兵或者骑士扈从,则不配露面。
但安纳托利亚这片地区,又显然并不遵循西欧的规矩。
就比如说,罗姆苏丹国的那位苏莱曼苏丹,直接称自己带着四十万突厥士兵,围剿格鲁吉亚……
这个数字,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唬人的。
毕竟大家确实是不识数,只晓得四十万是一个颇为夸张的数字,难以确定这个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含义。
盖里斯作为前世来自21世纪的人,他则清楚40万是什么含义。
罗姆苏丹国、作为一个在先前几次十字军战役中,沦为了通关途中要被顺手踢一脚的精英怪。
如果真能拉出40万,何至于此?
事实上,整个罗姆苏丹国,突厥人数量加起来有没有40万都是未知数。
而格鲁吉亚王国,则表现的相对克制,相对保守,对外宣传的军力仅仅9万。
而要晓得,作为一个主要依赖于农业的国家,格鲁吉亚的人口,可能还要两倍于罗姆苏丹国。
按照盖里斯的估计来说,也就是大约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不会更多或者更少。
9万对阵40万,场外人不识数的,基本上都默认苏莱曼苏丹要取胜。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罗姆苏丹国在战场上大败亏输,甚至还传出苏丹本人被阵斩的骇人消息。
一时间,先前苏莱曼进行过的战略欺诈,在这个时候直接反噬穆斯林一方。
不论是罗姆本国的突厥人,又或者其他那些依附于罗姆的埃米尔国,统统觉得大势不可逆。
在自己这边兵力尚未明显减少的情况下,纷纷各找各妈各回各家。
实在是跑不掉,距离格鲁吉亚路途近的,直接找格鲁吉亚人磕头认错,改换门庭,甚至于原地改信的都有。
一次战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格鲁吉亚人自然是挥兵西进,衔尾追杀。
避免罗姆苏丹国短时间内,再度汇集出大军。
按照格鲁吉亚一方的计划,至少是要追击到埃尔祖鲁姆,如果可以的话,并攻克此城。
战线向西推进,而为了满足大军的给养,自然就有大量的小股部队开始四散,从附近的村庄收集各种食物,从而填补那格鲁吉亚人数万大军的消耗。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他们的一切,即便是躲避兵灾,他们也不敢走远,更何况这已经是快到9月份,地理的粮食将要成熟,马上要收割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