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吾父耶和华> 第6章 和阿尔斯兰的各种闲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和阿尔斯兰的各种闲聊(2 / 3)

甚至于当初罗姆苏丹国建立的时候,面对这个在罗马人土地建立的苏丹国家,阿莱克修斯都去主动支持,从而将其作为与塞尔柱帝国之间的缓冲国,好反对塞尔柱的西进。

罗马尚且能和罗姆合作,那么一伙突厥人替盖里斯服务又怎么样呢?

刚好,初来乍到的盖里斯需要向导,他在询问过阿尔斯兰几个问题后,也就将对方留在了身旁。

其中一个问题便是:“你认为劫掠是一种高尚的战士行为吗?”

面对这个问题,阿尔斯兰这个年轻人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犹豫了很久。

显然,面对盖里斯的问题,阿尔斯兰是有想法的,可那种想法他自己又不太能说服自己。

在这个时代,许多民族,都天然将劫掠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

早期突厥社会中的战士就以劫掠为荣,认为这是一种证明勇武、积累财富、赢得荣耀的方式。

想要成为成功的战士不仅要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还要能带回战利品,他们对于成功人士的定义便是如此。

到最后,阿尔斯兰才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我是苏丹的话,我必然会抨击对领土内的劫掠,可我还不是苏丹,我的族人中,也并没有苏丹。无论如何,我们总归是要活下去的。”

盖里斯有些意外阿尔斯兰会给出这个答案,或许这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缘故,毕竟年轻人的总归是能更放肆的去思考世界。

劫掠会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影响农业税收和粮食供应。

劫掠商队过多,会降低商人进入该地区的意愿,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其实是明摆着的。

但很多人都会刻意忽视,甚至加以否认,要去粉饰吹嘘劫掠的荣耀。

因为对于游牧生活方式而言,不去进行劫掠,就难以获得物资、牲畜与奴隶。

确实,相较于种地来说,牧民的财产增值是相当快的,甚至于可以说能做到每年成倍的增长。

但只要一次灾害,那么牧民的畜牧群就会消失,一切从头再来。

面对疾病与灾害,游牧民要比定居的农夫更加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劫掠被太多的游牧民视为理所应当,甚至应当是一种该被推崇的行为了。

阿尔斯兰能够不去贸然肯定,就已经比他的族人要更加有志向。

在他的理解里,劫掠是艰难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

其他的几个问题,都无足轻重,但也足以让盖里斯能够接纳了。

就比如:“那如果让你种地就能活下去,你会去种吗?”

阿尔斯兰的回答是:“种不了一点。”

“为什么?”

“种地太累,而且到那个时候,就轮到我被人劫掠了。”

……

干旱、饥渴,烈日将峡谷岩壁晒得发白。

作为本地人,阿尔斯兰走在队伍的前面,给盖里斯带路。

他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正是阿尔斯兰部族所在的地方,那是阿尔斯兰他们的来处

对于优素福而言,这其实没什么,如果说能恰好借着阿尔斯兰的关系,去做一笔生意,那也挺不错。

驼铃不时惊起秃鹫与渡鸦,盖里斯这么一行人走在盐碱地上,路途上所见,大多都格外荒芜。

在这路上,盖里斯也与阿尔斯兰他们简单闲聊了几句。

就比如说,询问对方先前的时候是要去哪里。

毕竟,他们这支突厥人队伍,并非是刻意为了劫掠,之所以出现在优素福商队面前的,更多是因为巧合。

“是苏莱曼陛下,他征召了我们部族,说是要与亚美尼亚人,或者说格鲁吉亚人作战……”

此苏莱曼自然非后世的奥斯曼苏莱曼,而是基利杰·阿尔斯兰之子,又一位统一了罗姆苏丹国的强权苏丹。

但他所统治的时期,恰巧与格鲁吉亚王国的黄金时代重叠,在塔玛拉女王的统治下,格鲁吉亚一次又一次取得对周边穆斯林小国的胜利,并且扶持亚美尼亚人夺取地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