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几名知青。虽然他和赵青健说,他对男知青和女知青都是一视同仁。赵青健倒也没有真的把女知青都安排在陈远的村里。一半,一半,也算公平。陈远是这些村长里面最年轻的一个。十名知青眼前一亮,还有些局促,其中有一个胆子大的女娃,梳着两条麻花辫对陈远笑了笑。“村长,我们带的行李都太多了,这一趟车是不是拉不下?”陈远看了看,这帮知青们带的东西大包小包,可真不少,像是搬家一样。脸盆、被褥、还有穿的戴的、当然还有很多吃的用的。家里人放心不下,给他们带的东西,恨不得一次都带上好几年。为了让他们在村里过上好日子,简直是煞费苦心!陈远点头。“先放车上,看看,你们这一路也辛苦了,我叫陈远,以后你们就叫我陈村长就好了,有啥困难事儿都可以找我。”“男知青们帮忙,把女知青们的行李放车上。”陈远拉着板车其实并不小,但是要接的知青有点多。一板车塞满了,还真剩不了多少地方。几个男知青的行李还没完全放好。陈远安排道:“男同志们,要担待一些了。”“把重的放在车上,轻的背在身上,你们要去的陈家村距离这儿并不算太远,走个四、五小时肯定就到了,一会儿大家轮流上车歇歇脚,走吧。”陈远安排几个男知青,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也不愿意这时候出头,便顺从地把轻便的行李背在了身上。重货全都押在了牛车上。陈远这边刚出发,就听到旁边大安村的村长叫唤。“哎哟,你们这群娃儿们行李有多少!有多重啊!自己提上就好了嘛!这牛是村里唯一的一头老黄牛,你们把它压坏了,往后村里面怎么犁地?怎么耕田啊?!”“赶紧下来,赶紧下来!”大安村村长本来就有怨气,看到这些弱不禁风的知青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帮知青们又想坐车,又想让他们村珍贵的老黄牛拉行李。村长恨不得给他们一人一杵子,让他们认清楚这个村里什么比较重要。眼看着大安村村长骂骂咧咧,本来有些意见的知青们都偃旗息鼓了,乖顺地跟在陈远身后。陈远跟这几名知青聊天,了解到方才大着胆子跟他说话的那个麻花辫儿女孩儿,叫做李红霞。是从石头省一个小县城来的,他们家是距离四九城最近的一个县城。所以她自觉她也是四九城人。后来几个知青互相介绍,陈远发现这些知青们藏龙卧虎的也不少。有从沪市来的,也有真的从四九城来的。这四九城来的还分南城和北城。这南城,北城向来互相看不惯。这两名女知青一个叫冯玉娜,一个叫张晓丽,两人都长得水灵漂亮,但是却像是天生的竞争对手。陈远没太关注他们,剩下两名女知青都来自小城市。两人怯懦一些,年纪也更小。几名男知青和女知青的情况差不多,年纪稍长的名叫汪淼淼,戴一副眼镜,长得斯斯文文,说话也很客气。陈远对汪淼淼印象不错。李红霞这一路上叽叽喳喳,即使她不是四九城本城人,但她也带着一副骄傲。冯玉娜和张晓丽自然看不惯李红霞这副模样,两人都屏着气,也不知道在高傲什么。陈远反倒对李红霞的印象更好一些。李红霞年岁不太大,若是放在后世,也就是刚刚初中毕业。不过她性格张扬,再加上能说会道,陈远倒是很放心李红霞在村里面的日子。李红霞叽叽喳喳,和陈远询问村里的情况。陈远是知无不言,这些知青们还算娃娃呢,陈远没觉得他们有什么问题,尽力的想要帮助他们。“陈村长我们去你们村,住在哪儿啊?住在老乡家吗?”李红霞在出发之前,父母就叮嘱过,去了村里日子不会太好过。大部分知青只能住在老乡家。若是村长和大队长有人性,会给他们调调位置。说不定,还会批一块地,建成知青点,让他们这些知青集体居住。如果是村长和大队长不想管闲事儿,那知青们可要受不少苦头了。陈远看了一眼李红霞,又看其他几人,大家都很期待陈远的回答。衣食住行,哪样不重要?“陈家村找了一处大院子,修整了一下,里面的屋子目前是陈家村村民集体修葺出来的知青点,你们到了那儿打扫一下,就能入住,每个屋子都能住下三名知青,大家自由组合。”听到陈远这么说,十名知青的脸上浮现喜悦之色,个个都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运气不错,分到了陈家村。有个好村长,至少愿意带动村民给他们建知青点,有了知青点,总比住在老乡家,寄人篱下的好。说话间,已经到了陈家村村口,从上午走到下午,天都快黑了。陈远让陈家村几个村民代表站在村门口,迎接。见知青们来了,代表们很热情,帮着知青们提行李。知青们一下子感觉好像到了家一样。陈远带着他们到了知青点之后,虽说这院子比较破旧,但是修整了一下还算干净和整洁。院墙也没有破损,大门也完好,陈远特意让人在知青院子的大门上,栓了一把锁。“这把锁,带了三把钥匙,剩下的你们各自去配,要不就是一个屋拿一个,也够你们用的。”平常村里面人也不锁大院的门,只要锁住自己屋里的小门就行了。陈远带着他们安置,大院修整得很平整。若是知青们有心,可以在院子里种点菜,要是有实力的,还可以养点鸡,养点鸭。往后就不用发愁鸡蛋和蔬菜的食用问题。本来陈远还打算打一口井,可是因为打井师傅没找到合适的,这事儿就这么搁置了。往后要能配备,他也会安排人配备齐全。知青点的环境超乎知青们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