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解笑道:“用好了可顶万人大军。”
“啊,如此厉害?”
陈解道:“现在还不厉害,但是把时间线拉长,他肯定是最厉害的。”
小虎不懂,不过不重要,他知道陈解很重视陶广义就可以了,以后对陶广义他是需要恭敬一些,客气一些的。
陈解伸了个懒腰,摸摸肚子,有些饿了,转身对身后伺候的丫鬟道:“夫人呢?”
听了这话,丫鬟道:“夫人正在给学堂的学生上课。”
“哦。”
陈解应了一声,而此时白虎堂后院的一个单独别院之中,里面是书声琅琅。
只见一个宽敞的教室,门窗都是打开的,里面有三十多个孩子正在读书。
这时就见教室最前面是一面黑板,苏云锦正在用石灰粉做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苏云锦今日穿的是一件白色的上衣,腰上系着一块玉佩,那是陈解在今年她生辰之日送她的礼物,下身穿的是一件红色的裙子,红色的绣花鞋。
头上盘着发髻,只简单的插了一根木簪子。
尽管她现在的簪子很多,不管是金的,玉的,还是什么其他样式的都很多,可是她并不喜欢,她只喜欢带着一根木簪子。
整个人显得朴实无华,且知性。
这时候她手里,拿着半截粉笔,指了指黑板上的一行字道:“来,今日温习一下昨日学的劝学篇,所有人一起读。”
“子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
三十个孩子摇头晃脑的背诵着论语。
苏云锦很满意的看着这些半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有大有小,其中最小的坐在第一排三张桌子。
这三张桌子,中间位置坐的乃是小豆丁苏云睿,左边位置坐的是一个丫鬟印红梅。
而右边桌子上坐着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孙勇。
他爹是那日为了保护苏云锦,跟着小虎一起作战六名战士之一,不过他爹却战死了。
为了表彰他爹的忠勇,陈解认其为义子,目前正在跟着苏云锦学习呢。
这个孩子很懂事,而且肯学,陈解也很喜欢他。
这些人正在学习呢,认真的背诵着圣人之言,陈解出现在了学院门口,站在那里看着这些孩子。
而这些孩子一看到陈解顿时都打起精神,背诵的更加起劲。
这些孩子的父母可都是陈解的下属,他们来之前很多人都被灌输了,好好学,被堂主选中,未来前程似锦的话啊。
因此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般扯着嗓子大声背诵着。
看到孩子们如此,苏云锦一愣仿佛想到了什么,转头就看到了陈解,无奈的苦笑,每次孩子们看到陈解就是这个样子。
甚至就连小豆丁都被传染了,这时扯着嗓子大声的背诵着,生怕自己会背论语这件事不被姐夫知晓。
只有两个人不为所动,一个是孙勇,另一个就是印红梅,二人都不慌不忙的背诵着。
陈解看了暗自点头,这二人倒是可造之才。
正想着呢,苏云锦看看一旁的沙漏,便道:“好了,时间差不多了,今日上午的课就结束了,大家吃午饭,休息半个时辰,下午继续。”
听了这话,一群孩子,直接应声欢呼起来。
小豆丁更是直接冲向了陈解:“姐夫!”
陈解抱起这个明显长高了不少的小家伙道:“怎么样,学的如何?”
“呵呵,睿睿学的可认真了呢,睿睿现在认识可多字了呢。”
陈解听了这话道:“嗯,是吗,等有空姐夫考考你,看你是不是吹牛。”
“哼,随便考。”
小豆丁骄傲的撅起嘴巴。
陈解这时转头看向苏云锦道:“娘子,幸苦了。”
苏云锦却道:“不辛苦,看着这些小家伙学会这么多东西,我这心里也很开心。”
苏云锦的确很喜欢教书这一职业,而且自从教书之后,她的笑都比以前更多了,陈解对此也是乐见其成。
“义父。”
孙勇这时来到了陈解身边,很恭敬的行了一礼。
陈解看了看这少年道:“勇儿不错,读书很用功,我教的太祖长拳,练得如何?”
孙勇道:“已经愈加熟练了。”
陈解道:“嗯,等你熟练了,也多帮帮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