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荔道:“正因为命短,才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追寻无限的精彩嘛。”
灵珠子想了想,难得直接点头赞同她:“倒也有理。”
他又发现了扶荔的一个优点:这姑娘性子还挺乐观。
若要扶荔自己来说,那就是不乐观不行呀。
就她上辈子那糟糕透顶的运气,再不尝试着让自己乐观一点,早就抑郁了。
可话又说回来,她在那种生存条件下,还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她的父母、姐姐的支持、鼓励、开解分不开。
在她三、四岁的时候,就因为太倒霉、太容易出事,离家近的私立幼儿园都不敢收她,恐怕她在学校里出了事园方得担责任。
父母没办法,只好把原来的房子租出去,带着她和姐姐在公立幼儿园附近另租房子住。
那一带不但有公立幼儿园,还有小学和初中,属于学区房,他们家房子收来的租金,根本不足以支付租房子的钱。
再有父母上班的地方离租房子的地方远,父母在通勤上不但要多花时间,还要多花一份钱。
可以说为了让她顺利上学,家里每个月都平白多出一份支出。
小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虽然家里人没为此说过她一句,但小小的扶荔还是隐隐察觉到,因为自己的原因,爸妈好像更加辛苦了。
对于她的忐忑,比她大了五岁的姐姐最先察觉了,告诉了父母,三个人一起开解她,再三强调这不是她的错,是老天爷喜欢开玩笑。
小孩子也好哄,很多时候只要家里人给足了支持和鼓励,在外面受的委屈很容易就能抚平。
就这样,她一边倒霉一边乐观地长到了二十出头,还没有回报爸妈和姐姐一点儿,就把自己给倒霉死了。
每每想起这件事,扶荔心里就会很沮丧。但又因为养成的乐观性格,很快就能开解自己:没了这么个爱出事故的女儿(妹妹),爸妈和姐姐的生活肯定比从前轻松。
她很快就把自己给哄好了。
负责烧瓷的匠人已经积累了些经验,只要素胚打好了,烧的时候基本不会出差错。
但烧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普通瓷器也要五个时辰。扶荔又要求多加一层金粉彩釉,要看到成品至少得十二个时辰。
扶荔总不能在这里干等着,把这边的事吩咐完了之后,就带着灵珠子一起去了石匠那里。
她要请石匠做一副石磨。
传说中最早的石磨是鲁班发明的,最初叫做“硙”。这时候鲁班还没出生,扶荔想用,只好自己让人做。
这时候中原和北方地区已经有麦子了,但却没有精细加工的工艺,都是直接煮成麦饭来吃。
麦饭,说白了就是囫囵麦子煮熟。因为口感实在不好,不得贵族青睐,自然也没人想着对它进行精细加工。
扶荔上辈子就是中原人,南北两方的美食都在中原交汇,并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衍生出了独有的特色。
无论是稻米、粟米、面粉还是各种粗粮、杂粮,都在他们家的餐桌上出现过。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她一连吃了十多年的粟米、葛根粉等物,这一辈子的身体其实已经吃习惯了。
如果不是为了哄灵珠子,给他做了一碟粟米糕,扶荔还想不起来把面粉搞出来呢。
只要多出面粉这一种食材,就能多出千百种糕点。就算一天投喂一种,她也有信心一整年不带重样的。
石磨的做法并不难,难的是有人想出来做出这种工具。石匠只是听了她的描述,问明了需要的用途和想达到的效果,就表示明天就能把成品送到太师府去。
至于筛面粉用的箩,圆形的不好做,但要做成方形的,可就简单多了。
扶荔找家老要了块粗葛布,又用榫卯法把四块木板连接成一个正方形,最后把葛布绷上去,一个方形的箩就做成了。
灵珠子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她做这些东西有什么,就是一直跟着看稀奇。
等她把箩做好了之后,才问道:“你弄这个有什么用?”
扶荔得意道:“你等着吧,等着我用这个东西,给你变出很多很多好吃的。”
灵珠子嗤笑,满脸写着不信,炯炯有神的一双凤目,却暴露了心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