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府。
袁绍披甲悬剑,走出大堂。
庭院之中,袁谭,袁熙,袁叙,袁忠等人尽皆披甲持锋。
“走吧。”
袁绍没有多言。
按着剑柄,朝府门之外走去。
汝南袁氏,余数十男丁,依次列阵紧随其后。
府门之外,许攸,逢纪,郭图,辛评等人率一族之众,早已牵马等候。
“呵。”
“人不少,绍,不算孤寡。”
袁绍朗笑一声,跃上自己的战马。
没有清点来了多少士族,聚集了多少青壮,只是纵马朝着城外奔赴。
一座座府门,一群群青壮。
或冀州士族,或豫州士族,或荆州士族,或兖州士族,慢慢汇聚成军,一路追随袁绍的麾盖朝城外涌去。
这一日,袁绍未为孤寡,以士族之士为锋,列阵直面大汉王师。
士人之军长驱而出,直至街道上见到不到一个人影,哐当一声,城门骤然关闭,就像是堵死所有叛逆之人的生路一般。
“董昭。”
袁绍纵马驰骋。
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之色。
不过,他并未调转战马去质问,更没有去叩城。
犹如,董昭为间,为双边使节,并呈于他的纸书,是天子御制的‘大汉伐罪,无赦’。
昨夜城中有无数人遁入百姓之家。
同样有人在卯时前汇聚于冀州府前,为他披甲持锋,愿追随赴死。
所以,从他们走出那扇城门开始,便再也回不去了,又何必去浪费时间质问。
“公仁。”
“某,没想到竟然是你。”
许攸回望邺城之上,眼睁睁望着袁字旌旗被刀锋斩落。
有军卒立下属于大汉天子刘牧的天子之旗,次之便是监州,再次仅一个董字。
“董公仁。”
“你藏得好深啊!”
逢纪眼眸中满是阴霾。
他的监士,查遍冀州为官者,却没有找到一个有问题的士人。
没想到,在统筹粮草一道,仅次于审配,许攸之人,或者说顶替审配一部分权力的董昭,竟然是天子的暗间。
可笑,他们还将董昭视为挚友……
怪不得,怪不得,太行八陉的消息会泄露啊!
与此同时。
冀州大军列阵之地。
有人观测到了城楼之上的变化。
李大目别马眺望,错愕道“将军,城楼换了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