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赵旌旗带着最后一队香客归来。她的鹿皮靴沾满泥泞,发间的银铃却清脆作响:“南华门功德箱底的三百斤麦子,全在送子娘娘肚子里。“说着解开腰带,倒出满桌香灰裹着的麦粒。
利用蚂蚁搬家的运粮方式,近几日漆园县城的进出人员比往日里增上了许多。
这一日南华门飘着诡异的香火气,最后一队运粮的香客正往功德箱里塞麦粒。庙祝老吴敲击木鱼的节奏突然乱了两拍——这是他跟李家集约定的危险信号。
林家屯的溶洞里,周砚池的手里攥着半截断箭。箭杆上染血的蚂蚁图案,是李家集最后的求救信号。
孟小东的战术目镜扫过断箭,纳米级裂痕分析显示箭杆被军刀劈断。赵旌旗的鹿皮靴突然踹翻弹药箱,箭囊里的鸣镝箭散落一地:“王三癞这狗贼,去年饥荒时还吃过赵家庄的救济粮!“
春妮从身上拿出县城暗道图:“我去引开鬼子!松本...松本的人认得我这张脸...“
孟小东的电磁步枪突然嗡鸣,经过几日电磁蓄能的储能槽亮起幽蓝光芒。他扯下庙会用的傩戏面具,纳米涂层在火光下泛着金属冷光:“扮阴兵过境。“
“站住!“守门的鬼子军曹举枪喝止。棺材里突然传出婴儿啼哭,惊得三条狼青犬狂吠不止。
地窖方向突然传来爆炸声——孟小东带人从排污管突入,电磁狙击步枪的脉冲波瞬间瘫痪电路。黑暗降临的刹那,周砚池抡起铁锹劈开地窖门锁。
“八嘎!中计了!“军曹的嘶吼被赵旌旗的毒箭封喉。她跃上庙墙连发七箭,箭箭穿透鬼子的颈动脉,却见西南角亮起信号弹——王三癞带着宪兵队包抄过来。
“小心!“春妮撞开孟小东,王三癞的砍刀深深嵌入她肩胛骨。这个曾经的饥荒难民狞笑着拔出刀:“臭娘们,皇军赏的...“话音未落,赵旌旗的柴刀已削飞他一只耳朵。
爆炸的气浪掀翻追兵时,她的血染红了庙门的“因果轮回“匾额。
“救回来九个。“周砚池的手里攥着春妮的染血发簪,“王三癞那队汉奸...全折在庙里了。“
“粮道断了。“老村长捧着带血的麦粒,“但今日运回的六百斤粮,够撑到冬至。“
“但会有更多人活下去...“孟小东擦去枪身上的血渍,纳米材料正在修复裂痕,“像蚂蚁搬家,总会有牺牲...“
孟小东踩着露水巡视岗哨,战术目镜扫过远处山道——几日前被炸毁的鬼子装甲车残骸上,竟有喜鹊筑了巢。
屯口老槐树下,周砚池捆着两头肥猪。这个铁塔般的汉子卸了杀气,倒像个憨厚屠夫:“乡亲们凑的,给伤员补身子。“他身后跟着十几个面黄肌瘦的流民,眼巴巴望着屯里飘出的炊烟。
正午的祠堂飘着猪肉炖粉条的香气,二十张新面孔挤在长桌前。孟小东的战术目镜挨个扫描:铁匠、猎户、私塾先生...甚至有个戴金丝眼镜的西医,皮箱上印着“圣约翰医院“的烫金字。
戴眼镜的西医突然站起,手术刀在指尖翻飞:“伤员在哪?我看看缝合情况。“他径直走向角落的担架,掀开纱布的动作惊得老村长的烟袋锅差点落地——那伤员的腹腔还露着半截肠子。
“上海租界逃出来的。“医生推了推金丝眼镜,“鬼子烧了我的诊所,就为找盘尼西林。“他掏出个锡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支针剂,“见面礼。“
深夜的溶洞议事厅,新制的松油火把噼啪作响。孟小东用刺刀在地上勾画整编方案:“王铁锤带铁匠组打造冷兵器,猎户编入侦查队,西医...“
赵旌旗的鹿皮靴突然踹开地窖门,揪出个瑟瑟发抖的瘦小身影——正是白日躲闪的握枪少年。猎弓抵住他咽喉:“说!谁派来的?“
孟小东的武士刀突然劈断枪管,半截枪身钉在岩壁上嗡嗡震颤:“要入伙就按我们的规矩,先把你们寨子绑过百姓的右手剁了!“
七日后,林家屯的防御工事已延伸至后山。新修的瞭望塔架着改造过的九二式重机枪,射界覆盖整条山道。孟小东望着晒谷场上操练的新兵,忽然听见孩童的嬉闹——小花带着流民孩子用弹壳摆出新的阵型。
赵旌旗拎着新制的复合弓走来,鹿皮靴上银铃轻响:“猎户老张在野狼峪发现鬼子测绘队,估摸要修新炮楼。“她搭箭试射,箭矢穿透百步外的稻草人眉心,“新制的穿甲箭头,能打透薄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