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厚的木板下倒插着二十把镰刀,刀尖抹了用马粪熬制的毒膏。
“这机关要卡在拐角。“
少女用草绳丈量着步数,“鬼子追进来刹不住脚...“
话音未落,头顶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震动,土屑簌簌落下。小栓子从竖井滑下来,满脸是汗:“鬼子工兵悄摸的在屯东头挖探沟呢!“
孟小东抄起铁锹往东北角奔去,战术目镜在黑暗中亮起幽光。
土层扫描显示三米外有处天然裂隙,他示意两个汉子往裂缝灌醋。
酸液渗入岩层的滋滋声中,突然传来土石崩裂的巨响——五米长的地道豁然贯通,冷风裹着硝烟味倒灌进来。
“是屯西头老槐树的方向!“
赵旌旗耳朵贴住洞壁,“山本在试射迫击炮测距。“她突然抄起镐头猛砸某处土壁,夯实的黄土簌簌剥落后,露出个碗口大的透气孔。月光从孔洞漏进来,恰好照见远处日军架设的观测点。
明月消融在夜色里,二十名精壮汉子正在溶洞中搬运石块。
孟小东用缴获的工兵铲在洞顶凿出楔形凹槽,老刘带人将磨尖的钢钎插进裂缝。这是他曾从山里矿工那里学来的“悬顶术“,只需抽掉关键支点,整片岩层就会崩塌。
“这处陷阱留给装甲车。“孟小东往钢钎上系好麻绳,绳头连着三百米外的起爆器,“等头车压过触发板,立刻...“他猛地扯动绳索,洞顶顿时落下阵碎石雨。
赵旌旗正在布置第二道防线。她把缴获的摩托车油箱剖成两半,灌满桐油和松脂,用浸过火油的麻绳串联成“火龙阵“。
跛脚铁匠带人把打谷场的石碾推进地道,碾子表面焊满三角铁刺,成了个土制碾压战车。
“通风口要伪装成坟包。“
孟小东检查着新挖的换气孔,顺手插上几支残香。
小栓子组在孔洞下方架设竹管,管口悬着浸毒的铁蒺藜——只要有鬼子探头张望,拉动机关就会天降毒雨。
漆园县城方向,山本正在检阅夜袭队。
三百名精兵背负火焰喷射器,腰间别着专门对付地道的短柄鹤嘴锄。五辆装甲车加装了前铲,准备强行推平地表建筑。
“支那老鼠喜欢钻洞?“山本的金牙在火把下泛着冷光,“那就把每寸土地都翻开!“他一刀劈断绑在木桩上的野兔,鲜血溅在最新绘制的等高线地图上。
突然,西南角传来爆炸声。伪军连长连滚带爬地报告:“运输队遇袭!二十箱手雷被劫...“话音未落,山本的军刀已穿透他胸膛。借着摇晃的火光,能看见刀身上新刻的“灭“字还在滴血。
林家屯祠堂地窖里,孟小东正带人拆解缴获的九七式手雷。
小栓子小心地旋开引信盖,将火药倒进瓦罐。“掺些碎瓷片。“赵旌旗递过个破陶盆,“天雷叔说过,破片杀伤比冲击波更管用。“
突然,通风口传来三长两短的鹧鸪叫。
孟小东闪电般拔枪指向声源,却见老村长顺着绳索滑下来:“东头发现鬼子侦察兵!“
赵旌旗抄起猎弓就要冲出去,被孟小东一把拽住:“用这个。“他递上刚改造的“蹿天猴“——在手雷木柄上绑了火药箭,射程可达百米。
两人摸到屯口老槐树时,正好看见三个鬼子在测绘炮击坐标。
“咻——“带着哨音的土火箭划破夜空。
手雷在测绘仪上方三米凌空爆炸,钢珠和瓷片瞬间将鬼子打成筛子。
赵旌旗刚要补箭,却被孟小东按着头趴下——两发掷弹筒炮弹紧接着落在他们原先的位置。
“撤进二号地道!“孟小东甩出烟雾弹。赵旌旗在浓烟中射出三支响箭,尖锐的哨音唤醒了屯内所有陷阱机关。当鬼子追兵踩翻第一块翻板时,淬毒的竹签已经穿透了军靴。
天将入初晓的时候,最后的战备会议在地道指挥部召开。孟小东用炭笔在土墙上画出防御图:“主力埋伏在溶洞区,等装甲车陷入塌方再关门打狗。“
赵旌旗正在给弓箭淬毒,忽然抬头:“黑匣子山的老人孩子怎么办?“
“先进黑匣子山鹰嘴洞。“孟小东思虑了片刻,“那洞里有屯的救命粮,暗道直通涡河,一旦县城的鬼子来袭,黑匣子山恐怕也免不了遭受鬼子的炮击。“
屯外忽然传来引擎轰鸣,第一缕曙光刺破云层。
孟小东将最后颗手雷塞进腰带,转头看见赵旌旗正在束紧护腕。
少女的青丝发梢扫过弩机,鹿皮靴碾碎地上一粒未爆的弹丸——这场地网天罗的杀局,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