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寒风掠过黑匣子山,新缴获的三十八支三八大盖在晒谷场上泛着光芒。
“整整十五箱,每箱四百八十发。“
这个曾给鬼子修过枪械的老兵突然哽咽——林天雷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民兵们人手一支正经步枪。
当看到昭和十五年的生产编号时,他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这批弹药本该出现在太平洋战场,如今却出现在华北腹地,说明山本大队的任务远比想象中重要。
赵旌旗正在试枪的手微微一顿。她将缠着红头绳的右手食指搭在扳机上,三点一线的瞄准姿势与林天雷如出一辙。七十步外的陶罐应声而碎,飞溅的瓷片在晨光中划出银色弧线。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晒谷场的窃窃私语瞬间凝固。二十多个汉子齐刷刷看向孟小东,目光在他奇异的战术目镜与电磁狙击步枪间游移。
“他能带我们杀更多鬼子。“赵旌旗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尚未痊愈的枪伤。“在赵家庄的时候也是他救的我。“
摘下目镜,露出左眼尚未消退的血丝,孟小东低声:“三个月后我可能就会消失。“
刀柄缠着的红布条浸透血迹,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天雷叔把命押给你,我也押上整个赵家庄!“
跛脚铁匠突然端起崭新的三八大盖,枪口指向天际:“俺这条命是孟队长从毒气弹里抢回来的!“沉闷的枪声惊起群鸦,二十多条汉子齐刷刷举枪向天。
“为什么是我?“
赵旌旗的镊子夹起枚哑火弹,在油灯下细细端详:“记得祠堂暗道里那些铁皮箱吗?“少女突然用弹头抵在石板上,“父亲留给我的不只是金条,还有二十七箱军火分布图。“
孟小东用电磁步枪扫描了一下,在电磁步枪的蓝光下,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重组为皖北地形图,每个标注点都对应着军统秘密军火库。
孟小东的战术目镜突然提示,显示赵旌旗的心率飙升至一百二十。
三八大盖的枪油味混着晨雾钻进鼻腔,他屈指轻弹手中步枪的防尘盖,金属颤音在寂静中格外清亮。
孟小东突然转身甩枪,子弹穿透百步外摇晃的煤油桶。爆炸的火焰还未腾空,第二发子弹已击碎抛向半空的陶碗碎片。
跛脚铁匠手里的烟袋锅啪嗒落地,烧红的烟丝在木桩上烫出焦痕。
赵旌旗抱臂倚在磨盘旁,鹿皮靴尖无意识碾着土块。晨光穿过孟小东战术目镜的裂纹,在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投下细碎光斑。
“你!“孟小东的刺刀指向人堆里的小栓子,“出列!“少年抱着比自己还高的步枪踉跄上前,枪托上歪歪扭扭刻的五角星沾满泥水。
孟小东将三枚裹着辣椒粉的教练弹拍在石碾上。少年扣动扳机的手在颤抖,第五发子弹便卡了壳。
“战场上卡壳就是送命。“孟小东拎着后颈将少年提起,指尖按在对方突突跳动的颈动脉,“心跳过速会影响射击精度,现在做五十个俯卧撑降心率。“
当孟小东握着新兵的手腕调整举枪姿势时,少女忽然瞥见他后颈尚未愈合的弹片伤——那是三日前为她挡下的。
孟小东用炭笔在青石板上画出奇怪的符号,民兵们茫然地看着那些代表火力交叉与战术机动的现代标记。
老村长突然剧烈咳嗽,烟袋锅在石桌上敲出火星:“老祖宗传下来的雁翎阵...“
孟小东突然甩出柳叶飞刀,刀刃钉住岩缝里逃窜的田鼠,“当鬼子掷弹筒覆盖过来时...“他猛地掀翻木桌,碎石和木屑暴雨般砸在众人身上。
“别拿乡亲们撒气。“她的声音像绷紧的弓弦,鹿皮手套下的指节泛着青白。
溶洞陷入死寂,唯有炭笔在青石上摩擦的沙沙声。
特训第七日,十五名精瘦汉子跪在冰河里举枪。
“呼吸节奏跟着心跳。“
赵旌旗抱来新烤的土豆,看见孟小东正握着新兵的手贴在自己胸口,教他们感受射击时的胸腔共振。
赵旌旗突然将滚烫的土豆整个塞进他嘴里,耳尖泛起的嫣红被夜色巧妙掩藏。
爆炸声惊醒的瞬间,他掐着怀表在晒谷场怒吼:“三分二十七秒!够鬼子屠三个村!“
寒风中泛着青紫的脊背上,鞭痕与冻疮交错如地图。她突然解下自己的羊皮袄甩过去:“练死了谁带我们打鬼子?“
战术目镜显示赵旌旗的心跳高达每分钟一百三十次,比中弹那晚还要剧烈。
“负重三十斤,子时前带回头绳。“他给每人分发三发实弹与五发空包弹,“全程会有辣椒雷袭击。“小栓子刚要开口,就被孟小东用淤泥抹满脸:“记住,血腥味会暴露方位。“
当孟小东悄悄往弹匣里填装麻醉弹时,她突然按住他的手:“若换成天雷叔,定会用实弹。“
月光下,赵旌旗发现这个男人的瞳孔竟能随光线收缩,像真正的夜行动物。
小栓子嘴里咬着红头绳,右手死死攥着半截鬼子腰带——那是在陷阱区反杀侦察兵的战利品。
赵旌旗的惊呼还未出口,就见战术目镜射出蓝光扫描伤处。“胫骨骨裂,需要纳米固定。“他扯下护腕贴在伤口,金属纤维瞬间收缩成医用夹板。
赵旌旗的指尖轻触发光的护腕,却被孟小东猛地攥住手腕:“别碰,会识别成宿主。“两人的体温在纳米材料间传导,某种陌生的酥麻感顺着血管直抵心脏。
他嘿嘿笑着退出去,将新缴获的清酒摆在林天雷灵位前:“老林啊,咱们旌旗丫头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