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
该不会是朕知道的那个魏相吧?
而他心中所想的那个魏相,也的确是先被举了贤良。
之后又因霍光几经起落,甚至还进过廷尉诏狱,最终在汉宣帝刘询继位之后,拜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册封高平侯,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五位。
“高帝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
“汉朝好宰相,以前数萧何、曹参,以后,只数魏相、丙吉。”
“你的字表是什么?”
“?”
天子一般不会轻易询问一个人的字表,更不要说像魏相这种与天子才见过两面的人。
魏相亦是有些疑惑,连忙躬身施了一礼答道:
没错了,就是这个魏相!
从他的历史履历来看,此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张SSR级别的大臣卡,如果能提前将其收为亲信,今后做起事来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在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几个顾命大臣的共同运营之下,如今大汉朝堂的上层关键官职已经几乎被垄断,根本就不可能插进去他们之外的人。
且不说刘弗陵现在有没有这个权力,就算他欲用官职来拉拢魏相,霍光也完全可以从中作梗,一票否决他的决定,亦或是如他此前担忧的那般对魏相许以更大的好处,将魏相转化为自己的门生。
真不好说。
而现在魏相尚未踏足官场,还未与霍光交恶,也没有被霍光陷害下狱的经历。
“斩首”需要理由和契机。
而“请客和收下当狗”则只是一句话的事,性价比极高。
对于霍光而言,表现的礼贤下士便如同吃饭呼吸一般简单。
那对刘弗陵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当然,刘弗陵现在还可以利用“从龙之功”来给魏相画大饼。
心中想着这些。
“不错,你的这首《斥贪吏赋》写出了朕之所想。”
说到这里,刘弗陵又看向其余几名已经开始羡慕嫉妒恨的贤良文学:
“正是,正是,陛下英明,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陛下!”
谁不想成为天子正在寻找的臣子啊?
魏相却抬脚向旁边横移一步,与这几个贤良文学划清界限之后,才躬下身子回应。
方才进殿之前,这几人还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说什么见了陛下便立刻一同力谏陛下惩治长公主和丁外人,以还苍天一片清明。
如今他用一首《斥贪吏赋》重新将话题引回来,这几人眼见有利可图,立刻又争先恐后的跳了出来。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弗陵却是轻叹一声,不可奈何的道,
身为这次事件的策划者,刘弗陵只用一句话就把锅甩了出去。
“陛下……”
“不过今日敢来,已让朕看到了你们心中的松柏之操,云天之志,你们无一不是朕渴求的争臣。”
“朕要重用你们,朕这便亲自写下诏书,晋你们五人为郎中,即日起进宫宿卫,随时供朕问策!”
魏相与其余五人面露喜色,连忙施礼谢恩。
在大汉,郎官已经是预备役官员,有印有绶,年奉比三百石,表现好的话最低起步都是县令级别的官员,等于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官场。
五人?
然后他们就又听刘弗陵继续说道:
“朕要拜你为廷尉卿,审全国所谳疑狱,奏疏直达宣室!”
此话一出,其余五人瞬间就不淡定了。
廷尉卿,秩奉中两千石,银印青绶,妥妥的朝中要职,九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