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三国演义
松阳县衙前广场上,红绸高挂,彩幡招展。周瑜一袭月白长衫,正亲自指点仆役们布置会场。八口铁锅在临时灶台上冒着热气,十张长案围成回字形,铺着崭新的粗布。
几面帆布在微风中轻扬,每面幡上皆绣着不同的豆制品:豆腐、豆干、豆花、腐乳、臭豆腐……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央那面松阳豆腐幡,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东南角留出三丈通道。"周瑜以折扇轻点,“陈氏商队最重礼数,当设首位。”
姜戈抱着一摞账簿匆匆走来,见周瑜连案几摆放都要亲自过问,不由笑道:“周公事必躬亲,连商队座次都要亲自安排,当真负责。”幸好招了周瑜,省了好多事。
“既是要将松阳豆腐扬名天下,"周瑜掸了掸衣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些豆腐的烹制之法,还请姜县令过目。”姜戈刚要接过,忽然拍额道:“说来这竹简着实笨重,改日我们不妨试试造纸…“话到一半自觉失言,饭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干,怎么还急起来了?正说话间,衙门外鼓乐喧天一一各地商队已至。率先入场的陈氏商队掌柜身着云纹锦袍,腰间玉佩叮咚作响,深施一礼:“久闻松阳豆腐一绝,今日特来开眼。”
周瑜执礼相迎:"陈掌柜远来辛苦。“亲自引至首位落座。随后的商队鱼贯而入。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高鼻深目的胡商,操着生硬的官话问道:“豆腐,好吃?”
姜戈击掌三声,仆役们立即奉上各色豆腐佳肴:金黄酥脆的煎豆腐、莹白如玉的豆腐羹、酱香浓郁的卤豆腐干…正中一座豆腐雕成的"松阳山水",层峦叠嶂间点缀着翠绿菜叶,令人叹为观止。
“请诸位品鉴。"周瑜举杯示意。
陈掌柜夹起一块香煎豆腐,甫一入口便双目圆睁:“外酥里嫩,豆香盈齿!"众商贾交口称赞之际,忽听一声嗤笑:“不过些粗鄙之物,也值得这般排场?”
众人回首,见一锦衣公子摇着泥金折扇,满脸不屑。正是邻县豪强之子,专程来寻衅的。
周瑜从容搁下酒樽:“公子以为豆腐粗鄙?”“难道不是?"公子冷笑,“贱民果腹之物。”“哦?"周瑜缓步至场中,命人取来一方雪白豆腐置于清汤。转瞬间,豆腐化作朵朵白莲,在汤中徐徐绽放。满座哗然。胡商突然起身,用生涩的汉话高喊:“我要!一千斤!”此言一出,众商贾纷纷叫嚷:
“八百斤!”
“一千五百斤!”
“我要两千斤!现银交易!”
要这么多斤豆腐,不可能是一户独吞,肯定是各家各户一起才有那么高的产量,况且豆腐难以保存,距离远的胡商要那么多豆腐也拉不走,只有这附近的商户才能拿走,不过胡商虽然拉不走豆腐,但能换成豆干或者腐乳,臭豆腐。那公子脸色铁青,悻悻而退。姜戈凑近周瑜,低声道:“公瑾妙计。”人声喧哗,豆腐宴算是大功告成。
这豆腐宴完全是由周瑜操办的项目,办的漂亮。姜戈只需要负责在旁边协助,也算是清闲自在。还能在县城内溜达溜达。
黑夫正带着二旺他们巡逻,要不是看见二旺他们,姜戈都把给丁一他们安排个新活的事给忘记了。
本来来了黑夫,又来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松阳县不说人员齐整,不过这些人以一敌百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人员要巡逻整个县城,还有一些其他工作,人员当然不能轻易抽调,只能尽量安排一些轻省的活计。
只能等往后人多的时候,把丁一他们调离巡逻,不过也不能让他们离开县衙,为松阳县奉献一辈子了,肯定是要对他们负责的,负责养老。松阳县衙后巷,青石板路上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姜县令,且慢行!”
姜戈闻声驻足,转身见许县丞提着衣摆匆匆追来。老县丞额上沁着汗珠,胸口剧烈起伏,连带着花白胡须都在微微颤动。“许县丞何事如此慌张?"姜戈扶住老人手臂,触手一片冰凉。只见许县丞眉头紧皱,胸膛起伏,努力平稳着心情:“姜县令,外头”“外头怎么了?"姜戈虽然做了一段时间的县令但对于一些信息的掌控度没有许县丞来的快。
有些事,还是要靠许县丞才能知道。
“外头要乱了,老夫听说有一伙大士匪就在离咱们不远的地方,那是见人就抢,抢了之后还不算完,还要再杀,无恶不作啊。“许县丞拍着胸脯,原本还想着告老还乡,现在遇见这伙土匪,哪里还有胆子出县城门口?还是在松阳县里有安全感,看见门口那两个大疙瘩心里就稳稳的。姜戈眼神一凌,下意识问道:“当地官府呢?”许县丞拍着胸口的速度慢了下来,是啊,当地官府呢?忽然想到什么:“莫不是官匪勾结?”
声音几乎破音,那问题可就大了,许县丞虽然之前知道朝廷乱了,但是没想到会这么乱。
他是天子门生,对当今圣上还抱着几分幻想,毕竟圣上年轻时也是一名英明君主。
官匪勾结,都快杀到家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