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体验和梦境干预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技术逻辑。
对于前者来说,筑梦师就像是电影导演、编剧、道具和摄像的协同工种,利用神经代码,通过模拟脑波信号的方式,构建起一个虚拟的梦境场景,而做梦者通过不同的体验设备被引导入其中,实现可以定制化的入梦体验。而后者,更像是一个黑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接入做梦者的梦境,主要的工作则变成了攻、防、解析、篡改和诱导,风险提升了不说,留给干预者的反应时间也往往很短暂。
“你先熟悉一下设备,我这边先调试一下,15分钟后咱们开始。”沈文博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团队里的几个人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嘴里还快速的说着些什么,看起来,他像是这个小队里说了算的。
礼品盒已经被打开,里面的包装盒很简陋,怪不得沈胖子会给它再包上一层礼品纸。齐心桓一边翻看着说明手册,一边摩挲着摆在面前桌上的不规则箱体,碳纤维外壳触感温润,纳米陶瓷涂层在灯光下泛着军绿色的哑光,右下角是激光蚀刻的“ZG-023”编号,一根长长的数据线以并联的方式接入索莫纳斯接驳器的通用数据端口中。打开电源,荧光绿色的灯环亮起,这是电池电量的外显提示,顶面大面积的蜂窝状石墨烯散热层开始微微起伏,仿佛宁静夜空下的海浪摇曳,让这台设备看起来像是学会了自主呼吸。箱体两侧的磁吸舱门弹开,里面是神经电极头环和柔性扩展手套,齐心桓拿出头环和手套穿到身上,片刻后,耳道中响起嗡鸣声,手套自动吸附到掌心,五指指尖传来微微的酥麻感,同时腕部的OLED屏亮起,同步率数字开始跳跃:75%……85%……90%……93%……95%。
再次快速翻看了一遍说明手册,齐心桓抬手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这边已经准备完毕,随后便在椅子上半躺下来。片刻后,沈文博头顶插着一根线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你装了侵入式接口?”
“哈哈,这个响应速度更快,要不每次进入梦境就跟打游戏有延迟似的,一动起来就贼烦人,后来就去做了这个,上面全款给报销了,还有2个月的带薪休假。”沈文博挺高兴的,这玩意除了看上去有点傻,其他真是一点缺点没有。齐心桓却不喜欢侵入式接口,脑袋里放个人造物,他觉得怪怪的,而且他用颅外传感器时也没有什么行动延迟的感觉。
“行吧,那咱们开始?”齐心桓征询道。
“等一下,我简单说明一下,”沈文博的表情严肃下来,“首先,进入梦境后你得先找到我,美加给生物医药搭了小院高墙,我们这边是没有能确保梦中清醒的药剂的,所以你要先在梦境中唤醒我。”
“嗯,猜到了,我有经验的。”齐心桓点点头,这种事他以前在工作中遇到过。
“另外,我知道现在绝大多数制造清醒梦的方法都无法超过七成概率,所以为了确保你能进入清醒梦,如果1分钟,也就是梦境里的10分钟内你没有主动发送信息,外面的人就会强制弹出连接,你肯定知道,那很难受,所以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没事,我运气一向不错,还没遇到过……”
“啊呸呸呸”,沈胖子赶紧拦住话头,“行,其他的进去再说,那咱哥俩梦里见。”
“滚!你怎么在小英哪学得说话跟个基佬似的。”
“哈哈!”沈胖子笑了一声,然后对其他人比了个OK的手势。
一股酥麻感从头环处扩散而出,带着特定频率的震颤感轻抚过大脑皮层,齐心桓无声打了个哈欠进入了梦境。
……
晕眩!
难以抑制的晕眩!
重新找回意识的我仿佛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无数记忆碎片在视网膜上炸开:破碎的玻璃糖纸、沾着血渍的兔子玩偶、斑驳的秋千、旋转的吊扇、还有无数双空洞的眼睛,耳边传来扭曲的、尖锐的喊叫声让人几欲作呕,我觉得晚饭已经快要被甩出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眩晕感终于消退了,我喘着粗气从地上爬起来四处打量,这里似乎是一座巨大的玩具工厂。
我踢开脚边的发条青蛙,带着粘液的金属齿轮从裂开的绿色塑料外壳里滚出来,齿轮在地面拖出一道粘腻的痕迹,停倒在一堆废弃的娃娃旁,这些娃娃被扭曲成各种诡异的姿势,然后又被堆在一起,蓬如蒿草的头发微微晃动,好像在随风摇曳,当然,这个梦里并没有风。
地面东一块西一块的覆盖着肉膜般的猩红色菌毯,踩上去就会挤出黑色的莫名汁液,周围的墙壁上则画着巨大的涂鸦,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高饱和色彩被扭曲着泼洒到一起,组成了难以辨识的字符和图案。
工厂看起来很大,但实际则很逼仄,玩具生产线、货架、箱柜,还有一些不应该出现在工厂里的游乐园设施被毫无逻辑的放置在一起,工厂也很高,但实际却很压抑,因为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挂着许多一条一条的东西,看不清楚具体细节,乍一看很像是一群蠕动的长虫。
“我是真的讨厌恐怖片……”我叹了口气,心情有些烦躁,但并没有产生什么恐惧的情绪,“但我只是讨厌恐怖片的毫无美感……”,抬手看了看手上一直覆盖到手腕处的淡蓝色光膜,我知道这是柔性扩展手套的电信号效果,按照说明手册里的方法,我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猛地向外一拉,淡蓝色光膜如同肥皂泡一般从双手交叠处被拉出一片椭圆形的光屏,一张悬浮在半空中的全息光屏,光屏的边缘交织着柔和的蓝光线条,每一根线条最终都如同蛛丝般缠绕在手指尖端。我的目光在屏幕上游移,手指轻微震颤,屏幕中快速闪过各类功能模块,通用梦境模板库、神经代码调用库、战场环境库、认知干扰算法库、通用行为脚本库……非常全面的梦境接驳器,我快速遍历了一遍,找到跨梦境通讯功能。
严格来说,这样的屏显交互界面并不是我们筑梦师的必需品,按照底层技术逻辑来说,无论是造梦还是做梦,其实本质就是大脑与接驳器的数据交换,即便没有交互界面,优秀的筑梦师也可以利用脑力来构建梦境,只是在精准度、辨识度和工作量上有着明显缺陷。
一个人工梦境的生成只需要三个要素,筑梦师、接驳器和AI算法,筑梦师是梦境的总负责人,提供梦境的整体构思和细节把控,接驳器首先接收筑梦师的大脑信号,然后将不同功能的信号转译成对应的信息流,并通过调用内置的工具构建出响应的梦境编码,最终由AI算法渲染成可识别的梦境体验。筑梦师的天赋大都是天生的,AI算法其实各家也都差不多,那么接驳器的先进与否就起到了很大作用,而我手中这个ZG-023,通过优化梦中的形象,用一个方便的可视化交互界面,有效的提升了辨识度和准确性,而且还增强了使用者的正反馈,不得不说,这真是个贴心的设计。
随手将编辑好的信息发送到外面,我准备先去和沈文博汇合,就是不知道这么个梦中人,现在会在哪里。不过依照过去的经验,连接同一个梦境的两个人,如果接入梦境的时间间隔很短,那么梦中的距离通常不会太远,于是我随便选了个方向,准备先绕一圈,如果没人就再换个方向,不会耽搁太久。
迈过破碎的玩偶,穿过扭曲的家具,从锈色斑驳的传送带上越过,当我从一辆裹满菌毯到几乎看不出样子的南瓜马车后绕出来时,果然看见了一个胖乎乎的身影。沈文博此时正站在一座旋转木马的边上,四周空无一人,但却耐心的排着队,时不时还对旁边空气说着些什么。
唤醒梦中人的方法有些像逆着利用人工梦境中的同步机制,要么是通过突破情绪阈值进行唤醒,要么是制造违和感的累积,只不过后一种方法缺少衡量标准,而前一种方法则要简单很多,下午在公司做测试时,米雪就因为疼痛而丢失了梦境同步。
我快步走向沈胖子,心中嘿嘿直乐,“沈科啊,你可别怪我手黑,咱们这也都是为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