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兰姑娘正在旅途中> 且向长安度一春(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且向长安度一春(1)(1 / 2)

第18章且向长安度一春(1)

“承衡元年冬,十二月三日,行至潼关,吃驴肉火烧,肉夹馍,羊肉泡馍,黄河鲶鱼汤,潼关酱菜。"< 2

兰雀坐在马车上认真写札记,努力将每个字都用得文雅一些。但吃食总是不文雅的,她想了想,悄悄划掉,又写上:“承衡元年冬,十二月三日,行至潼关,出了太阳,日光很大,晒得人忍不住咕噜咕噜,跟猫一样闲散舒适。"<1

她写完后仔细品味了一番,觉得最后一句话用上了隐喻,总算满意了一些。然后收起札记,撩开马车帘子看外面,本是想看看有什么吃的,却看见许多和尚在街边行走。

她现在再看这些和尚,就从他们光秃秃的头上懂得了许多从前不懂的东西。全因虞逢林昨日跟她说过,前朝佛教盛行,僧侣不须纳税服役,甚至还有许多田宅。

他们并不是真正信奉佛祖,只是为了敛财避税。他歪在马车上,教她,“这般将僧侣,僧祇户,佛图户重新归入户籍,再把寺庙的土地和钱财纳入户部,最后,把那些年轻力壮的和尚们挑去当兵一一”兰雀还是急性子,没等他把话说完,她立刻就把脑袋探出窗户外看,果然,都是些老和尚在外头走,少有年轻的。她不由得道:“这样也蛮好的嘛。”

她半懂不懂,但觉得这应该是好事。

虞逢林点头,“是啊,是好事。”

偏偏做的是好事。<1

他给兰雀剥了个栗子吃,“做这事的人,外面也都在夸。”兰雀现在很能吃他投喂的东西一一她最近还长胖了点。她还想更胖点。这样回去阿娘肯定会更高兴的,她们之前都没有东西吃,梦里面瘦得很。

兰雀吃东西是很虔诚的,于是等吃完了才带着些奉承去问:“这是你阿父做的吗?”

要是虞国公做的,她就继续夸一夸。

虞逢林笑起来,继续给她剥栗子,摇头道:“不是我阿父,是如今的太师李成英。”

兰雀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她就夸了一句:“他看起来很厉害,是个好官啊。”

虞逢林开始给她剥鸡蛋了,闻言低头笑笑,并不出声。兰雀也没有当一回事,接过鸡蛋几口吃掉,心思又全都在苏道长教的卦术上了。苏道长说,等她学会了这一门学问,便走到哪里都不怕吃不上饭。苏道长:“人人皆有执念,一旦求而不得,便要问至神佛。”“可神佛谁也没有见过,于是你说什么,世人就信什么。”她教道:“若是实在学不会也没关系,挑他们爱听的说就好。”兰雀虚心求学,“可我怎么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呢?”苏道长:“这还不简单?将死者求此生,必死者求来生。病痛的人就告诉他们会病愈,求学的人就说他要做状元。求姻缘的最简单,只要说一句总有良缘,只需耐心等待,求财求权就更好说了,说他眼前有一关,跨过去就行,再说他有命中带贵人,找到就好。”

兰雀依旧有些不太明白,但她太懂第一句话了,她小声道:“寿叔就是这样的。”

因为快死了,所以相信了白马寺和尚的话想要去鸡足山求来生。然后想了想,她自己也是这样。她也是为了给虞春莹将军求一个来生。她就突然能感觉到一点点苦楚了,道:“哎,你说得真对,谁这时候给我算一卦,说我能求得所愿,我也愿意付钱。”非但愿意付钱,她还会怕若是不付钱神佛会怪罪。就是加钱也愿意的。

怪不得乱世和尚道士都能吃得胖,原来都是胡说八道来的。她想起了梦里的和尚。他就很胖。

兰雀想到这里,有些闷闷不乐。她道:“我从洛阳出来就没有做梦了。”梦见和尚是这段日子最后一场梦。

苏道长给她递了几个花生:“那你想梦见吗?”兰雀本能地点头,“想啊,我是想做一个清醒之人的。"1她本想顺着这句话问问山祭的事情,但又不敢。为什么不敢,她也说不出缘由来,就觉得心慌。总觉得要是问出口,她的心就要被剖出来。

她只好闭口不言,等到了华阳,虞逢林说要在此处去送一封家书,得留一天。兰雀很是敬重死去的战士,连忙点头,但当日是下午到的,虞逢林先请人去查信上写的住址,那地方却已经荒废,四处没有人烟,还需要去寻人,估摸着明日才能找到。

一行人就窝在驿站里。许是冬日太冷,虞逢林的腿更痛了些,便躺在床上休息,苏道长掏出银针为他治病,兰寿问过虞逢林的意见,带着管家去吃了当地有名的肉夹馍。

兰雀在潼关吃过了,还吃了好几个,不愿意多吃,于是带着甘妈妈出来摆摊。

算卦摊。

百学不如一练,她不求赚钱,但求学会了以后事事问老天爷时能问得准一点。

但摊子摆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兰雀都大着嗓音喊不要钱送卦了,依旧没人来。

她便和甘妈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是兰寿和管家回来了,往她们身边站了站,竞立刻就有了客来。兰雀抬头看了他们好几眼,觉得应该是兰寿的光头起了作用。兰寿也小声提醒她,“十八娘,话说好听些,否则是要被打的。”兰雀认真点头,端着脸开始看卦。

来问卦的一共有三个,最初一个是位穷苦老妇人,来问她的儿子是否还在人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