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血煞问冤录> 琐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琐事(1 / 1)

第36章琐事

“如何?"十三看似没有来由地问了这么一句。魏渊却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真心实意道:“多谢你。”如若不是十三提醒,魏渊无论如何也规避不开永德帝忌讳鬼神这一点,只能一无所知地顺着既有错误路线一条路走到黑。“现在应当知道在下没有什么坏心思了?“十三意有所指:“有些事,姑娘可以认真考虑了。”

魏渊没忘了:“灵契?断无可能,劝你死了这条心。”但她眼珠一转,视线落在十三身上:“不过,本尊一直在想,你所求又是为何呢,十三?”

“在下所求……“他不知什么时候自顾自坐下了,当真不把自己当外人,答魏渊时仰起头,凝视着魏渊的眼睛,一贯的笑面收起来,难得失去那种成竹在胸悠哉游哉之感,显得惘然:“兴许就是一个主人呢?”这话听着不着调,可十三却不是在开玩笑的样子。这鬼一向跳脱,魏渊此前从未见过他露出如此认真的神色,但一时也不知该不该追问,或者说,不知该追问些什么,有些语塞。“逗你的,魏姑娘。“见魏渊陷入沉思,十三嘻嘻一笑:“要主人做什么?不图他养活,不图他管教,在下一个人才乐得自在。”魏渊闻言,莫名松了一口气,可仍有疑虑未消,说来,她虽与十三有过几面之缘,可到底不算十分熟悉,这鬼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还真是难辨。“不过,订个灵契于在下而言确实有些好处。“十三点了点自己:“在下虽确已在人间滞留许久,可谁也不知道,会否有一日,阴差又把我想起来。”“我还没在阳间待够呢。“十三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风吹青丝,微微晃动,一摇一摇。

“这所谓灵契,能保你避开阴差?"魏渊顺势问。“那倒不是,我只是赌阴差不会勾你罢了。"十三摇头:“在下虽然不知道姑娘的来头,可是能看出姑娘的不凡。就赌,只要你平安一日,在下便能沾你的光托你的福,再多挨几天。”

他一笑,说出来的话却重若千钧:“不怕你知道,我快散了。”他眼尾天生一点红,这话放软了声音,更是楚楚可怜。这死鬼,几日不见,竞然还学会了蛊人了--只不过媚眼抛给了瞎子看。“本尊倒真是信了你的邪。"魏渊向后仰了仰,寻了个舒坦地儿窝着,探向十三的目光含着十足的审视:“总觉着此事于本尊是无本万利,于你却是一桩蚀本儿的买卖,你不是傻子,本尊认识你头一日便知道了。”她说出从最初就看出的破绽:“本尊记得你曾说过,你难得见到别的鬼,又长留世间,这么久不曾开口说人话,竞然还没有发疯?”十三却浑不在意似的,站起来,伫立窗下风中,瞭着天上明月:“长留世间倒是真的,十三的确老朽。”

他说着,自己笑了下,回首瞧着魏渊,承认得痛快:“至于不曾见过其他鬼,那是逗你玩的,魏姑娘。”

“在人世游荡太久了,总要自己给自己寻些乐子。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总要好过古井无波,一潭死水,你说是也不是?”这一刻,魏渊将将信了十三那话,月下观十三,虽谈笑间有几分玩世不恭,但一身疏泠,再没有谁,比他更像个飘零百载的鬼,寿与天齐的人。“既然姑娘还是不肯,那就罢了,十三不是强人所难之人,不过总有一日--"十三身形缓缓消散,没有留给她一个眼神,也没有留下一句完整的话。但他的意思,魏渊懂了。

懂了他的意思,反而开始逆反,十三的心思无非不过是等着某日魏渊失势,有求于他时,还要求着他订那灵契。

说难也不难,莫要让自己落得那种境地,不就好了么?捻着从窗飘进来的花叶,是早春的梨花,嗅了嗅,果然香花无色。“殿下心系河北道大案,臣实感佩。“崔檀落下一子,恭敬劝道:“张昭虽不济,亦有一颗赤胆忠心,几分断案本领,想来也可为殿下分忧,臣只万望殿下保重身体,切莫心忧。”

弋阳大长公主寿宴过后,永德帝便摆驾回宫了,至于魏渊,左右也不是定要回京不可,在行宫还方便些,就在上阳行宫住下,每日除却应付弋阳大长公主,就是轮番召见韩三、周靖、云归妄等人。崔檀有公务在身,当日是随永德帝一同回京的,今日休沐,才又来拜见。“张昭?血影案那位张寺丞?"魏渊的记性没那么坏,还记得此人,说完莞尔:“哦,现在该是大理寺正了。”

崔檀称是。

魏渊一颗棋子久久不落,略有些不满:“苦禅让棋本是好意,可长此以往,孤可当真不知自己棋艺高低了。”

崔檀仍然是那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却一言不发,魏渊知道他有心相让,一次两次都是这样,可也没办法。

也幸得他有心想让,二人互让,倒也不显得某一方水平不佳。要不然,魏渊这三脚猫的棋艺恐怕早就露陷了。

不过,说还是要说的。

只见崔檀所执黑子已大溃,魏渊索性一边收棋一边道:“后来孤打听过了,那张昭虽然中举授官不过三四年,可素闻才名,此前就号称'无案不破',在京城百姓种声望颇高,是也不是?”

“这是同僚抬举。"崔檀答得一板一眼。

“总归是个好苗子,先教他查着,等谁腾出手来,再多跑一趟。“魏渊一手按在心口:“此案…孤心里总有些不安。”其实于理不合,州县个案抓捕,其实与大理寺无干,派一位寺正去,已经不合常理,然而听魏渊意思,还要再派高官。可崔檀并不说一句不是,相反喏喏称是,一边从魏渊手中接过收棋子的营生,一边关切道:“正是此理。只是,殿下若是心口不适,或许还是应当传召太医。”

虽然本人去不得,可也不能彻头彻尾不管不顾,不听不问,不然,这一个案子还不知要拖沓到何时。

除了大理寺派遣,魏渊还另做了些其他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