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也不是,那莽撞之人,他已经将种种的因素,都思虑过了。
毕竟,袁熙可是惜命之人,没有一点把握,他也不会去浪。
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张颌也是聪明人,按照常理出牌。
若是碰到吕布,袁熙可不敢,这样胡来,谁知道吕布那货,有没有保险拴,岂不坏菜了,他可不敢赌。
。。。。。
“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借时势,这华夏九州之天下,究竟,落得谁人之手,尚未可知也。”袁熙策马奔向了北方。
191年,冀州,巨鹿。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
袁熙苍天在上,厚土在下,若我能平安返回,成就帝王之业,小子袁熙,定当,泽被天下,抚育万民。
。。。。。
191年,长安,西城。
董卓终究是,做出了决断,他派李儒前往益州,劝说刘焉放弃称帝。
不过,通知李儒的人,却是大夫贾诩,这也是为了避免,董卓见面的尴尬。
毕竟之前,安排继承人的事,董卓一度将李儒,给雪藏了起来,让他去找李儒,他的老脸拉不下来。
“文优,这是主公的任命,你意下如何?”贾诩将文书,递给了李儒。
李儒沉思片刻,叹了一口气,“士为知己者死,相国与我有大恩,我去。”
贾诩心下微定,“文优真乃国士也。”
“不过,我需要文和,替我办一件事?”李儒顿了顿,看向贾诩。
贾诩拱手言道,“何事?但说无妨。”
~~~
李儒有种预感,这将是他为董卓,做的最后一件事,所以他答应了。
董卓文优,是我负了你。
。。。。。
李儒直视贾诩说道,“我要一些死士。”
“这,恐怕有些难办呢。”贾诩为难说道。
“这个,你想办法。”李儒吃定了贾诩。
贾诩摇头苦笑道。“额,文和试试看吧。”
又聊了一会儿,贾诩便和李儒,告辞离开了。
看着贾诩的背影,李儒有些感慨,他想到了之前的自己,真是不胜唏嘘。
~~~
李儒要死士,他想干一票大的,给刘焉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记忆。
这次,李儒的出手,差点要了,刘焉的老命,他不得不,臣服董卓。
后来,刘焉遣子入朝,表示归顺之意,当然有他的考量,不过,李儒技高一筹,差点给刘焉绝了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