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年货采购
1947年 1月的香江,处处洋溢着新春的热闹气息。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庆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鞭炮声此起彼伏,炸煎堆、油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让年味愈发浓郁。
林峰与许晴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手中提着几包糖果和糕点,这是他们刚刚采购的年货。
许晴亲昵地挽着林峰的胳膊,她身着一件淡粉色的改良旗袍,精致的盘扣衬得她愈发温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轻声说道:“今年是咱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给爸妈置办年货可得精心些。”
林峰温柔地看着她,身上的深色西装笔挺,眼神中满是宠溺,笑着回应:“那是自然,一定要让爸妈过个温暖喜庆的春节。钱的事你别操心,只要是给爸妈的,咱可不能含糊。”
二人来到一家老字号的药材铺,店铺古色古香,门口挂着的两个大红灯笼为其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氛围。
推开门,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店内摆放着一排排高大的木质药柜,抽屉上的铜锁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店员是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他见有顾客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账本,快步迎上前,微微鞠躬说道:“二位贵客,欢迎光临小店!看二位这架势,想必是给长辈采购年货吧?我们这儿的人参可都是从长白山直采的上等货,燕窝也是精心挑选,品质绝佳。”
林峰微笑着点头道:“没错,正是给岳父母置办些滋补品。您经验丰富,给我们详细讲讲,什么样的人参和燕窝更适合老年人呢?”
店员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从货架上小心翼翼地取下几款人参和燕窝,摆在柜台上展示。
他拿起一支人参,仔细介绍道:“您瞧这款高丽参,参体饱满,纹理清晰,年份足,补气效果那是没得说,特别适合老年人日常滋补。再看这款官燕,盏形完整,色泽晶莹,纯净度高,营养丰富,炖煮出来口感细腻爽滑,对身体大有益处。”
许晴凑近仔细查看,轻轻拿起燕窝抚摸着,又放在鼻下闻了闻人参的气味,然后问道:“这些滋补品看着确实不错,不过价格方面如何呢?”
店员恭敬地回答:“这款高丽参 30港元一两,官燕则是 50港元一两。”
林峰豪爽地大手一挥,说道:“晴儿,别考虑价格,只要东西好就行。就各来两两!”许晴看着林峰,眼中满是感动,轻轻捏了捏他的手:“阿峰,你对爸妈真好。”
店员接过钱,脸上堆满了笑容,连连说道:“好嘞!二位放心,我一定给您包得妥妥当当。”
他手脚麻利地将人参和燕窝分别用特制的纸盒包装好,还细心地在外面裹上一层油纸,递给林峰:“这是您要的人参和燕窝,路上小心些,别颠簸到了。这滋补品可金贵着呢,得好好保存。”
林峰接过包裹,向店员道谢后,与许晴离开了药材铺。
随后,他们来到老裁缝的店里。老裁缝的店铺不大,却收拾得整洁有序,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成衣,每一件都展示着他精湛的手艺。
老裁缝热情地迎了上来,笑着说道:“林先生、许小姐,好久不见!今天来是要做新衣服?”
许晴笑着回应:“陈师傅,我们想给爸妈做身新衣过年,您这儿有没有合适的料子?”
老裁缝眼睛一亮:“当然有!得知是给两位老人做衣服,我这儿刚好进了几款高级面料,特别适合。”说着,他便从柜子里拿出几匹布料,展开给他们看。
“这款藏青色的呢子面料,质地厚实,保暖性好,给老爷子做身长袍再合适不过,穿着既暖和又显精神。还有这款月白色的绸缎,柔软顺滑,上面的暗纹精致典雅,给老太太做件旗袍,过年穿出去肯定亮眼。”老裁缝详细介绍着。
许晴轻轻抚摸着布料,满意地说:“陈师傅,您的眼光还是这么好。这两款料子都不错,就它俩了。”
林峰也点头表示赞同:“陈师傅,那就麻烦您费心了,一定要做得合身又好看。钱不是问题,您尽管用好料,做工也务必精细些。”
老裁缝拍着胸脯保证:“二位放心,我做了几十年裁缝,这点事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
接着,林峰和许晴带着老裁缝来到许家。
许家二老看到他们带着裁缝来,脸上满是惊喜。许家老爷子笑着说:“你们俩啊,真是有心了,还专门请陈师傅来,太麻烦人家了。”
老裁缝连忙说道:“老爷子,您可别这么说,能给您和老太太做新衣,是我的荣幸。”
许家老太太拉着许晴的手,眼中满是慈爱:“晴儿,你和阿峰真是孝顺,我们心里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