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
成熟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只是。
难不成这小子天生就是个“舞刀弄枪”的料子?
天生就是要扛枪的。
或者就是因为去了一趟战场。
见识到了一些人和事情之后,确实有一些想法受到了影响?
“你先出去..我有些关起门来的话和孩子说。”
赵梦露点了点头,顺带抽走了宋子云手掌下的皮鞭。
挤眉弄眼的示意了一番宋志轩之后,这才离开房间。
“坐。”
“父亲。”宋志轩迈步坐在了椅子上。
宋子云就这样看向了他,上下打量着。
双方就这样,始终保持沉默。
在宋子云看来。
宋志轩的沉默并非逃避,也并非抵触,而是自信和坚毅。
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小子。
在他的面前依旧能够保持冷静,不露出马脚。
“我听子文说,你想进入黄埔军校学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父亲,你听。”
宋子云眉头微皱:“听什么?”
“闸北那边传来的枪炮声。”
“我听得到,我亦知道这枪炮声不会持续太久。”
宋志轩指了指北方:“那您再听。”
宋子云眉头微皱:“你想让我听什么?”
“听那万千百姓流离失所,听那失去故乡的东北人的哀嚎,听...”
“够了!”宋子云一拍桌子,训斥道:“这些事情我不需要你告诉我,我心里面清楚的很!”
“依我看兆明公主张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就高明的很,军事上抵抗,外交上交涉,以我们现如今的国力,断然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
宋志轩精通抗战历史,了解这里面许许多多的事情和内幕。
是。
若是爆发全面战争,这个时期的国军部队表现大概率还不如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国军。
因为这个时候的国家,尚未达成形式上的统一,各路军阀完全就是分裂状态。
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亦是两个态势和局面。
可同样的。
宋志轩知道,这场淞沪大战,这场一二八事变。
日本人同样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甚至一开始的时候,其战略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转移国际注意力而已!
所以这帮脑残的日本人被英勇的参战部队们打了个落花流水,三次增兵,三换主帅。
如果国民政府决策层真的能够下定决心,来上一场全力以赴的大战,即便停战,能否争取更加有利于己方的条件呢?
这点一定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