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三个也要下乡?”
刘三吾满脸的古怪之色,瞧着黄观、张显宗、吴言信三人。
其他人避如蛇蝎的事情,竟然还会有人上赶着去做?
刘三吾不明白,问道:“你们的才具天赋,在整个翰林院,都极为难得。”
“尤其是你,黄观,连中三元的美誉,当初多少人为之惊叹。”
“你们都是状元之才,又在殿试中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官职,理应潜心经典,研究学问。”
“怎么会想着去乡下农村,同那帮老农一同受苦?”
“他们是没办法,只能去,你们不一样,可要做好考量。”
吴言信嬉皮笑脸的拱了拱手:“刘学士,这不是要以身作则吗?”
“种地种的好,能当官诶,这不是天大的好事!”
“凭我们的本事,种上半年地,就回来,还能直接入朝为官,这可是陛下天大的恩典,我们可得抓住机会。”
张显宗也附和道:“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这点农活对我们不过是小菜一碟。”
“同付出的辛苦相比,未来的回报明显更为丰厚,值得我们去走一趟。”
刘三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看向黄观:“你呢?你是当之无愧的状元郎,只要沉下心在翰林院熬上三年两载,前途不可限量。”
“你也要去跟着一起胡闹?”
黄观正色道:“刘学士,学生并非是胡闹,而是想要去求证一些东西。”
“还希望刘学士能够应允。”
刘三吾有些无奈,不过多劝告,只道:“你们有自己的想法,老夫也不便阻拦。”
“你们三人的出身,老夫都有所了解。”
“既然寒窗苦读十数年,才走到如今的位置,何苦要自甘堕落?”
“老夫言尽于此,你们若是坚持要去,明日就跟着一起下乡吧。”
黄观、张显宗、吴言信三人拱了拱手,道一声感谢后离开。
见几人离开,刘三吾眼睛微微一眯。
他身为翰林学士,翰林院中发生的事情,自然会有所注意。
黄观、张显宗、吴言信三人被朱元璋传召的事情,他已然得知。
传召之后,三人前后相差之大,实在叫他匪夷所思。
刘三吾不免好奇,这短短的一次传召,朱元璋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能够让三个前途无量的状元之才,竟也心甘情愿的下乡。
“陛下,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
数日后……
“吁!”
朱棣一拉缰绳,胯下骏马发出唏律律的响鼻声,前蹄跃起足有半人高,随即稳稳地落在地面。
尘灰一时飞扬,随着风儿飘散。
远处宏伟的城郭带着几分悲凉,挂在城门楼上的白色格外醒目。
朱棣手掌遮挡住刺目的阳光,眯着眼望着远处的应天城,颇有些兴奋的道:“老和尚,紧赶慢赶,我们终于是到了天子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