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监国> 第22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1 / 1)

詹徽瞧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愚兄惭愧,实在是不清楚。”

“诸子百家的学说,从春秋时期到如今,已经有数千年。”

“就说这墨子的学问,流传甚少,想要重新整理汇编,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至于百家学说,那些散佚的部分,你我也没有办法,只要将那些流传下来的文章整理即可。”

“如今天底下儒生众多,已经没有百家学说立锥之地,就算是陛下一……”

“且不说天下读书人心里会如何去想,就是改换门庭所需要的百家典籍,一时半会也难以印刷。”

詹徽却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多说,只是拱了拱手,道:“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事务繁忙,我先失陪了。”

赵勉目送詹徽离开,眉头不免皱了起来。

他心底有些惴惴不安,太子薨逝,自己的老岳丈又莫名其妙的卷入这编修农书一事之中。

原本还想着从詹徽这里得到些消息,没成想他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丝毫不提及这些事情。

他呆愣了片刻,没有丝毫头绪,这才离开。

刘三吾失魂落魄的回到翰林院,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说着,他朝外吩咐道:“快打热水,拿热毛巾来,还有伤药、干净丝巾,快!”

“您老都七十九了,怎么还如此冲动,弄的头破血流的,朝堂之上,这样子可不好看。”

“唉,说来话长。”

听完之后,他脸色更是变得煞白,道:“陛下此举是何用意?翰林院中学子,无不是有经世治国之能,虽说年轻气盛了些,但是都放去田里种地,岂不是浪费了人才?”

“老夫也不知道陛下这样做有何深意。”

“如此贫贱之事,现如今落在读书人肩头,老夫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翰林院诸多学子。”

齐德犹自有些难以置信,“陛下所说为民请命的好官,历朝历代都有,如包拯,如狄仁杰。”

“唉,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

实在是翰林院中学子,都是从五湖四海一路科举杀上来的天才,每一个到了地方,都是神童一般的存在。

让原本读书治国的人去种地,这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长此以往,农不农,学不学,大明危矣!危矣!”

黄子澄一进门,就看见刘三吾头上裹着的丝巾,神色顿时一变,急忙上前来:“老翰林,你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摔伤了?”

见黄子澄来,刘三吾便又将事情复述一遍。

“先不提百家邪说有何种资格推行天下,就说翰林学子,哪一个不是世之翘楚?”

“可现在陛下居然为了如此可笑的理由,要将这些才德兼备之人,都拒之门外?”

“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种地耕田供养读书人的道理,哪里有读书人种地耕田的先例?”

“君子远庖厨,陛下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叫人寒心。”

“我看,陛下是年老昏……

“子澄兄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但他终究是忍不住心中所想,不得不一吐为快,直接就着盆中热水,以手为笔,在桌上奋笔疾书。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天底下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读书人挤破脑袋都想要进入的殿堂。”

“他们原本应该出将入相,有着光明的未来,可现在,竟然沦落到去种地?”

黄子澄写完,看向两人,示意也在桌上书写,以防止隔墙有耳。

“朝堂之上,老夫实在是没有办法,凉国公蓝玉咄咄逼人,意欲置老夫于死地。”

“老夫性命事小,可天下学子未来事大,不得已,老夫只得领旨。”

一番发泄,刘三吾心情稍稍舒畅了些,积郁的愁绪少了许多。

“殿下年富力强,可为太孙,你我更该努力,扶助殿下上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