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中满是惊异,满怀着激动道:“陛下,您说的是真的,这滚筒式……油印机,真的能一日数万张纸?”
“墨子是先秦圣人,与孔子齐名,他梦中所说,咱不认为会有假。”
朱元璋将责任撇的一干二净,这是墨子说的,与他自然没有干系。
不过为了让人信服,他也早有准备,立刻便叫聂庆童将准备好的东西送上来。
滚筒式油印机的制作工序非常简单,印刷流程也极为便捷,需要的材料不多,仅需要油墨和蜡纸。
他能够如此轻松地将滚筒式油印机的图纸绘制出来,完全得益于前世长年的教学经历。
在上个世纪,静电复印机、数码印刷机等设备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学校里复印试卷,使用的便是滚筒式油印机。
那个时候印刷出来的试卷上,带着浓郁的油墨香味,可以说是一代人的回忆。
哪怕是到了本世纪,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滚筒式油印机依旧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朱元璋思绪一跳,聂庆童已经带着东西过来。
蜡纸上早已经刻印好了文字和各种符号,同雕版印刷相似,蜡纸上的文字也需要工匠刻印。
只不过在蜡纸上刻印的难度相对于雕版来说,实在要简单太多。
朱元璋熟练的将蜡纸安装到滚筒上,两侧的印版夹板牢牢地固定住蜡纸,确保蜡纸不会在印刷过程中移位。
虽说有几十年没做这种事情,可熟悉的记忆从灵魂深处扑面而来。
朱元璋将油墨添加进滚筒的油墨槽中,看着手中熟悉的物件,心底不免感慨。
老伙计,又见面了,这一次你可是提前了数百年时间降临人世间啊!
感慨归感慨,朱元璋手上的动作可不慢,滚筒在平铺着的纸张上一滚,立刻就有清晰的文字浮现。
短短十几个呼吸时间,一沓纸张就已经全部印刷完毕。
秦逵都看见朱元璋的手挥出了残影,旁边更换纸张的聂庆童气喘吁吁,甚至跟不上朱元璋印刷的速度。
这一刻,秦逵心中的疑惑和质疑,轰然间崩塌破碎。
原本他还有些不相信朱元璋所说的墨子托梦,可是在见到滚筒式油印机的可怕效率之后,那一丝不信任,顿时烟消云散。
太快了!
实在是太快了!
这哪里是比雕版印刷强数十倍?
这分明就是百倍千倍的超出雕版印刷!
秦逵无法想象,一个小小的滚筒,竟然能够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如果,让工部的那些工匠,一齐开刷,会是什么样的盛况?
天底下的读书人,还会因为买不起书,而错失良机吗?
秦逵不敢再想了,他似乎看到了天下读书人手捧圣贤书的模样,耳边似乎响起了天下有志学子的琅琅读书声。
朱元璋将滚筒放在一旁,看着秦逵惊讶的模样,问道:“秦爱卿,你以为此物如何?”
……
注1:蜡纸产生于唐代,宋至元代流行的“黄、白蜡笺”是对唐代硬黄、硬白纸的延续发展,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粉蜡笺的制作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