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句话,说的杨靖冷汗涔涔。
杨靖自然是知道,朱元璋那些个儿子,在封地内多有不法行为。
如果他们只是寻常百姓,犯下如此多的罪行,早就推出辕门斩首示众了。
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除了皇帝能够处置之外,还有谁能够处置?
杨靖心里明白,想要将这些犯法的王爷秉公处理,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莫非在太子朱标薨逝之后,陛下性情大变,要严肃法纪,整饬宗室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咱的那些个儿子做了很多错事,咱看在眼里,老百姓容不下他们,咱也容不下他们!”
杨靖难以克制心中的激动心情,跪倒在地,心悦诚服。
尽管朱元璋的这个表态来的很晚,可是终究让他给听见了。
他心中又惊又喜,恭敬的退出大殿,忍不住一挥拳。
他脚步匆匆,要拿着这道旨意,重修《大明律》!
大明的宗室问题之严重,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初具雏形。
宗室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特权,占据着最为肥沃的土地,还不用纳税,生活还十分的奢靡。
也就是说,宗室在能够自产自足的情况下,还在贪婪地吮吸着原本属于朝廷的营养。
老朱分封诸王,设想是拱卫朝廷,维护自身统治,但显然现实十分骨感。
就好比秦王朱樉,作为朱元璋的嫡次子,封地在西安。
可是事情完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背道而驰,秦王朱樉到任之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弄的民怨沸腾。
崽卖爷田不心疼,可怜朱元璋在应天拼死拼活的干,他这些个儿子们则是在封地里面生活奢靡,使劲的吃喝玩乐。
重修《大明律》,只不过是他接下来诸多行动的第一步,也是很小的一步,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信号。
做事情不能一味求快,朱元璋暂缓脚步,等待这几件事情慢慢发酵。
“毛骧,你跟了咱三十多年了,劳苦功高,咱都看在眼里。”
作为朱元璋引以为重的心腹,毛骧弓着腰,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这么多年,臣也知道自己,没别的本事,能够为陛下看重,引为前驱,臣自当殚精竭力,誓死效忠陛下。”
“咱现在有件事情,要你去办,这件事情不好办,只有你能够办。”
只是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身荣誉地位全在朱元璋信赖之中,这事情他不愿意办,那也得办。
朝廷鹰犬,此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朱元璋非常满意,道:“你即刻动身前往西安,不要惊动任何人,暗中收集秦王违法犯罪的证据,务必要详实可靠。”
天威难测,毛骧听得后背冷汗涔涔,心底摸不清楚朱元璋的用意。
锦衣卫监察天下百官,有直面圣上的特权,可是也从未去搜集过一位藩王的罪证。
秦王朱樉犯下的事情不知道多少,说上一句罄竹难书并不过分。
可如今朱元璋一反常态,连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都直接调用,其中深意,惹人深思。
“蒋瓛,你即刻动身赶赴北平,将这份密信亲自交到燕王手中!”2